原标题:【远见】雷军式“All in”千亿造车的豪赌与挑战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远见》报道,小米独立造车,雷军“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豪赌百亿美金。当科技造车从“资格赛”转向“淘汰赛”,小米是舍命豪赌,还是有备而来?在“新造车”马拉松赛道上,小米有哪些机会和挑战?智能造车要多少钱?此时入场晚不晚?如何在自动驾驶、续航等核心技术上突围?雷军式All in,能否复制“从零起步”的成功?第一波成熟智能车的消费浪潮何时到来?本期嘉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经济分会秘书长曾光、方正证券科技和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
小米日前正式宣布,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小米创始人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4月2日,一张雷军在小米总部的朋友圈“会客照片”流出——蔚来汽车李斌、理想汽车李想、小鹏汽车何小鹏、比亚迪王传福等与雷军合影,台下坐着美团创始人王兴、红杉资本沈南鹏、滴滴CEO程维、万向系掌舵人鲁伟鼎等。
(一)豪赌背后:短期为生存空间,长远谋“三屏联动”
思远:小米造车似乎是个“狼来了”的故事,几次提起,说着说着成真了。雷军说,“这是匆忙和重大的决定”,两位分别研究半导体领域和传统汽车领域。小米这次“快速进场”,原因是什么?
陈杭:手机行业从2017年四季度出现顶部特征,销量到了历史高位并缓慢下滑,必须找更大的市场。之前布局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空冰洗和小家电、智能家居市场,但打包起来跟手机差不多,这次想以车为核心,打造多屏和全场景,必须要做。
思远:AIoT未来的三块屏——手机屏、客厅屏(家电)、汽车屏,三屏打通,是行业主流共识。曾老师,从工业造车角度怎么看?
曾光:小米造车实际是智能化的延续。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智能电动车不低于总销量20%,保守估计大概500-800万辆,现在是130万辆。2035年规划销售主流车2000万辆左右,空间非常大。智能电动车是跨界产品,是传统汽车业和互联网界的交叉,小米本身有现实的生存考虑和瓶颈——小米选择直接造车,在总量不大、都在亏损的市场中,确实是场豪赌,机会与风险并存。
(二)造车要多少钱,100亿是“起步价”
思远:现在做风险大,但不做就来不及了。小米所谓的“自主造车”,会怎么落地?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100亿美元,对新能源车生产线来说,是什么概念?自建产线和找人贴牌,分别要花多少钱?
曾光:汽车产业和手机不一样——手机开发周期大概是10个月,汽车一个产品研发周期至少是三年,包括产品规划、基础架构开发、产品开发、产品验证等,流程远比手机行业复杂。100亿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对比,特斯拉投资50万辆产能的上海工厂,大概是500亿人民币;小鹏汽车投资10-15万辆产能的广东肇庆工厂,投了100亿人民币。
建工厂对新势力造车,是第二位考虑的。大家普遍会先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研发、核心队伍、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能力。初期都要找代工,像蔚来是江淮、长安;小鹏是海马郑州;理想是力帆等,最后才会走向自建。所以,还是要看小米如何把自身优势嫁接到汽车产品里。整体而言,100亿不多,但也不是很少。
陈杭:目前国内自主厂商上市公司的投入在大几十亿人民币的量级。每年每个车系的研发投入(不包括建产线)在10-35亿人民币。小米100个亿投研发,很可能会打造爆款,短期将资源集中到一款核心车型,目前应该不会投入具体落地制造。
(三)小米造车,入场晚不晚?
思远:“智能车”的制造门槛高不高?新势力说“不高”,因为电池、电机的供应链是透明的,电动车就是“移动的智能手机”;传统造车势力认为,汽车终究是严谨的工业产品,经历了金钱、时间的打磨。新势力因为低估了难度,所以才事故频出。小米这时才入场,时机晚不晚?
曾光:智能车的制造工艺,现在整体有了质的提升。智能车的支撑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数据处理能力、5G技术、传输手段都有了本质提升,服务维度也有大变化,比如智能交互功能、互联。智能汽车是智能终端,是行业的共识。
回顾汽车市场二十年的发展轨迹,2000年国内汽车销量大概是200万辆,而且基本都是国际合资品牌;但2000年-2008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国品牌迅速崛起,形成了现在的局面。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130万辆,2025年在500-800万辆。也就是说,在市场的推进和扩张期,机会没有晚和早,只在于参与者能不能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思远:风口在,是否飞得上去看自己。
(四)市场空间、供应链的硬核挑战
思远:小米造车是急速进场的态势。雷军有“不得不做和非常想做的理由”,顺为资本很早投了新能源车,这次造车的优劣势有什么?会沿用手机行业“硬件打平、软件盈利”的理念和模式吗?
陈杭:个人觉得,这辆车还是应该兼顾综合性,尤其是性价比。小米作为手机派系,优势是软硬件交互能力,手机的屏幕、充电、射频、各种管线总线跟电车很类似;还有像线下渠道、门店、品牌、粉丝的优势;劣势是,对车具体落地的经验比较缺乏。
思远:但“缺乏造车经验”的劣势,也伴随更尖锐的质疑声音——小米汽车领域的专利多、布局较早,但大多是诸如智能座舱等功能性技术,整车结构、AI智能驾驶、电池续航这些智能汽车的壁垒技术,储备仍不足。怎么看?
曾光:智能电动车需要两方面能力:一是制造供应链能力,这是基础能力;二是通信计算和软件能力,所谓“软件定义汽车”。第二项是科技公司的特长,特斯拉年产量49万辆,年利润10亿美元左右,市值比几大传统车厂都高得多。丰田产量是特斯拉的20倍,年利润也能达到1300多亿。资本给软件定义、汽车通讯计算软件能力的估值和弹性更大。
小米在运营客户体验服务方面的能力,有自己的优势,做手机时靠高性价比成功。但手机领域,苹果定位高端,客观上给小米留下了空间;汽车领域则完全不同,特斯拉不断下探价格,产业整体又那么烧钱,小米在手机领域的打法“硬件不挣钱靠软件”,在汽车领域将会很有挑战。
短期可以,但长期汽车“卖一辆亏一辆”比手机要可怕。跟传统供应商不同,况且新能源车的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供应商的话语权更大。
思远:采购量太少,谈判筹码就少。对比10年前,瞄准苹果留下的市场空间奇袭成功;如今特斯拉留的空间并不大。对小米的产品、价格定位和运营能力提出巨大挑战。消费者和粉丝去买一部一万元的手机,和买辆车的决策路径并不一样。造车工艺方面,需要担心吗?车出了问题和手机出了问题,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曾光:他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新势力造车有些是采用其他家的底盘,然后大家一起来做,比如百度和吉利。在造车工艺上,人才交流已达到相当的程度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逐步弥补的智能电动车的可靠性、安全性。
当然,如果非要和传统汽车比,就像对比手机。如果苹果和诺基亚掉到地板上。诺基亚把地板砸坏了,苹果手机屏幕碎了,但这并不影响苹果的全面胜出。所以,当安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优劣势是可以转化的。这取决于市场和客户的判断。并不是说造车经验多的,一定会好。现在传统汽车企业也在拼命向科技公司转型,理念也都比较前沿。单纯说“造车”的门槛高不高?有限。
(五)全球“缺芯”潮下的缓冲期
思远:智能汽车是新风口、大市场,烧钱速度更惊人。蔚来在造车三年来亏损376个亿,特斯拉连续亏损10多年,硬核投资工厂、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形成壁垒,年销量也不过50万辆。这种烧钱程度,小米怎么熬?
陈杭:目前全球爆发的芯片全盘缺货的罕见状态,大概率一两年内没法缓解。智能车缺一颗芯片都不行,供应链的困局,恰恰给这两年新进入者争取了时间,在这两年进行产品定义和打磨,之后才有挑战的机会。
思远:全球“缺芯潮”让先发优势厂商,不得不放慢速度,为后来者争取追赶的时间。曾老师怎么看?
曾光:确实是一场豪赌——小米这种模式运作的企业,用现有业务去支撑更大的业务链,有风险——用传统业务支撑,卖多少手机能支撑这样的烧钱速度?从资本角度,每年财报难看,股东是否接受?一个超长赛道,开发3年,量产后调整服务口碑,估计至少5年没有盈利,前提是至少坚持5年,如果产品失败了,是否有能力继续做?这确实是一个博弈。小米的优势在于品牌、粉丝群、对软件硬件的理解。而且就算是“豪赌”,现在资本市场给有实力的玩家估值仍然很高,吸引力是很大的。
思远:大市场、“市梦率”,就是玩家不断投入这场豪赌的筹码。
小米集团公告(港交所)
(六)雷军式“All in”,过时了吗
思远:雷军说,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赌上全部信誉的“All in”。这个词,前几年是个流行词,代表“互联网创业的血性和必胜信念”。但如今,要另当别论了。巧的是,小米宣布造车的同一天,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提醒团队:有了足够资源时,不要轻易加杠杆“All in”,这是错的。新锐派行业大佬如王兴、张一鸣,更选择打有准备之仗,强调战略布局和取舍。曾老师,怎么看“All in”?传统汽车圈推崇“All in”吗?
曾光:不好评价,但雷军做汽车这件事,给产业带来的积极意义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大家认为,汽车会在智能化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中国的这几家新势力造车企业,每个人都擅长做融资,有一定号召力,这个也是雷军做这件事的优势点。当然,最后假如小米造车的独立公司,把小米的生态能力和特色加上去,还有雷军的品牌和融资影响力,小米造车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但如果只限于“直接子公司”的模式,挑战就偏大了。小米手机的体量,未来和智能电动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最终如果不独立出来,逻辑还是挺怪的,而且在财务上会影响到现有的业务报表。
思远:独立出来,雷军挂帅,不敢说一定成,但有很多人愿意跟着雷军去赌,机会和市场关注度也会更大。
(七)智能车消费环境关键因素:基础设施、交通联网、二手保值率
思远:新能源车市场,目前还是政策和资本驱动的状态。虽然大玩家们的“市梦率”很高,目前,市场上有传统车厂、有特斯拉和传闻中的苹果,还有国内造车新势力,和互联网贴牌造车派,这种“乱战和泥泞赛道上的马拉松”还会持续多久?消费者什么时候,能像现在用智能手机一样,等到第一波真正的、成熟的智能汽车热潮?
陈杭:我认为,行业至少在二级市场的热度已不那么疯狂,未来会维持比较高的关注度和估值,但不会再有“市梦率”了。会看你到底有没有核心能力、能不能赚钱。
曾光:从整个新能源车发展轨迹来看:一方面,包括像动力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在不断成熟,智能驾驶发展速度也很快,这是内生因素;另一方面,电动车消费市场和整个环境、特别是使用环境相关,包括充电桩和基础建设问题、智能网联、交通体系和消费者购买后的“保值率”等问题。这需要国家继续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国家发改委特别强调,智能网联,包括打造整个交通体系,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2025年,如果主流电动车从现在130万辆的水平发展到500百万辆,大家就可以切实感受到它对燃油车的替代,这个空间是可预见的。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