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吃鸡”大国如何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中国启动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要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
图/图虫创意
本刊记者/徐天
中国是一个“吃鸡”大国。中国白羽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产业,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白羽肉鸡生产国。
白羽肉鸡是经过高度培育的现代化肉鸡品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等营养优势。同时,白羽肉鸡因饲料转化率相当高而节约粮食,经过42天即可生长到2.5千克以上。目前,我国猪肉消费84%下降到现在的60%,相比之下鸡肉占比上升至20%。
但尴尬的是,我国白羽肉鸡养殖量虽然大,白羽肉鸡的种源却完全依靠进口——定价权掌握在国外,成为全行业的心病。
4月28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这是国家层面启动的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计划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个重要行动。相较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解决我国畜禽良种“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此轮改良计划重点是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
为了让居民“吃好肉”
制定中长期的畜禽育种战略规划,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已有成功经验。比如丹麦政府主导组织实施国家生猪育种计划已长达百年;美国通过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50年时间将产奶量提高了近2倍。以中国的情况来说,如果生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年可节约饲料630亿斤,相当于节约耕地5500万亩。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在发布会上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畜禽种业不断发展,但总体上长期处于散、小、慢的状态。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时间是2008年到2020年,覆盖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等六大主要畜种。12年来,我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比如蛋鸡就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畜禽生产性能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风险可管控。
但时建忠也指出,需要清醒地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还有不少差距。一方面,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比如奶牛水平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白羽肉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另一方面,我国育种基础还有待夯实,生产性能测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还不太高,我国种猪平均测定的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4左右。时建忠还指出,我国育种体系还待完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实质性的联合育种推进比较缓慢。另外,畜禽企业总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就是要着眼于这些问题,用10到15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孙好勤介绍,时间跨度之所以定为15年,一方面是因为家禽育种培育需要8-10年,家畜要15-30年,所以着眼15年有利于强化工作部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也有利于引导企业长期稳定地投入。
“二师兄”关键性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猪芯片”问题作为一直以来被社会热议的话题,在此次发布会上也被提及。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指出,当今世界瘦肉型品种有三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由于吃得少、长得快、瘦肉率高,成为全球生猪养殖的当家品种。根据本国市场需求对“杜长大”进行本土化选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杜长大”以来,实施了本土化选育,目前可以保障我国接近90%的生猪市场的种源供给。
对于一度沸沸扬扬的种猪进口问题,陈瑶生指出,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相互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我国也是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规范的系统选育历史积淀不足,比国外晚了近50年,生猪的一些关键性状与发达国家还有10%-30%的差距。因此,虽然“完全不引也可以,但会影响发展效率,不利于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陈瑶生说,适当引种有利于国内生猪种业加快追赶。当然,也应实施大规模的主导品种联合育种,尽快实现生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而从我国的本土品种地方猪来看,陈瑶生指出,当前共有83个地方猪种,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接下来,在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摸清家底以后,将进一步完善地方猪的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另外,要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优质特性,培育特色猪种,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