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密集外交活动意在打破“包围圈”?专家:中国朋友圈很大,伙伴很多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郭媛丹]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外高层互访密集。3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刚结束中东六国行程。应王毅邀请,东南亚四国及韩国外长在3月31日至4月3日之间访华。有分析认为,中国正试图阻止美国形成一个对抗中国的联合阵线,对此中国专家表示,中国的外交空间很大,朋友圈很大,伙伴很多;中国对外阐述政策和态度,增信释疑,客观上可以缓冲美国对华围堵政策。
在今天抵达中国进行访问的四国外长是新加坡外长维文、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和菲律宾外长洛钦,他们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中国进行访问。紧接着韩国外长郑义溶将于4月2日至3日访华。
3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结束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阿曼访问之际表示,中国将同六国继续在彼此核心利益上坚定相互支持,这是此访的最重要成果。
谈及此访同六国达成的成果与共识时,王毅说,应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丰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应抵制将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反对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别国内政;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更早些时候,王毅在广西桂林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并达成中俄四点战略共识和四大努力方向,位居四大努力方向之首的即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彼此的坚强后盾。
此外,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也将于今天结束对匈牙利、塞尔维亚、希腊、北马其顿访问行程。官方新闻稿显示,除了加深与各国军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魏凤和在和四国领导人会见时传递了中方声音。比如与各国领导人会晤时,魏凤和表明新疆等涉华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的立场和原则,也介绍了新疆建设发展的真实情况。
同时,魏凤和此行和到访国同样取得在彼此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持的重要成果。比如,魏凤和在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晤中表示,感谢塞方对中国核心利益给予坚定支持,中国也完全支持塞方走独立自主道路。
日本时事通信社的一篇文章表示,在美方加强与欧洲和日本等同盟关系的背景下,中国为动摇“对华包围圈”正积极在欧洲及中东展开外交活动。分析认为,中国一直试图阻止美国形成一个对抗中国的联合阵线,“中国和美国都在希望吸引支持者”。《纽约时报》中文版的一篇文章表示,“官员们否认这些外交活动的时机是有意的安排,但所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中国希望把自己放在主要挑战者的位置,挑战以美国为首,通常以民主、尊重人权和遵守法治为指导原则的国际秩序。”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3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拜登执政后在外交政策上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推行美国传统的民主价值观,二是拉拢同盟国。“但这两点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美国某非政府组织的调查,在全世界,包括在所谓最具代表性的“民主国家”,民主价值观都呈现退化趋势,比如去年在美国爆发了殴打黑人致死事件,今年爆发了国会骚乱。”另一方面,美国拉拢同盟国共同制华,在欧洲主要是拉拢北约国家。但在2019年北约的峰会上,北约官方表态,认为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北约也没有公开称中国为对手。北约大部分成员国和中国贸易总量都很大,认为中国是欧盟的贸易伙伴。因此北约国家也不会完全按照美国既定方针行事。”
周波认为,基于这两点,中国的外交空间很大。“中国的朋友圈很大,伙伴很多。单从军事外交而言,中国和150多个国家有良好的交往关系。魏部长此次访问也不是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外交访问,是正常的军队外交活动,并没有针对性。中国始终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范宏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拜登上台之后宣称美国回来了,要调整特朗普时期不照顾盟友感受的行为。而最近欧盟在新疆问题上对中国实施制裁就是政策调整的“成果”之一。
范宏伟认为,在当前中美在相关领域急剧碰撞的情形下,五国外长应邀来访,中方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阐述中方的政策和态度,增信释疑,客观上可以缓冲美国对华围堵政策。另一方面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有很多合作议题,“东盟各国多次表态不愿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而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美韩2+2会谈后,韩国也明确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中国和这些国家有很多合作的议题,比如进一步推动RCEP的实施,以及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等”。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