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丹心向春晖!他们在这里谱写属于上理工的红色记忆

原标题:丹心向春晖!他们在这里谱写属于上理工的红色记忆

开栏语

矗立在浦江之滨的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年代,一批批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革命斗士、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重任的进步人士和以老校长刘湛恩为代表的爱国志士,自觉擎起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旗帜,吹响救亡图存的号角,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在民族解放的大路上栉风沐雨、披荆斩棘。

在他们的奋斗足迹中,依托学校创办的社会科学讲习所,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为全民族抗战培养生力军;学校所办沪东公社的平民教育学校,升华为党领导下的劳工运动基地和输送抗日救亡女干部的摇篮。从沪江园、从讲习所、从平民学校出发,一大批热血青年和不甘被奴役的民众投身争取民主与自由的斗争。他们将红色文化的鲜亮印记镌刻进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史荣光,绘就了上海理工大学红色基因的精神图谱。

丹心向春晖!他们在这里谱写属于上理工的红色记忆

只要对中国抗战史稍稍了解就知道创立于陕北、被称为“抗大”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不过鲜有人知,“孤岛”时期的上海,也有一所“抗大”,这就是依托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办学文脉之一)城中区商学院创办的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讲习所共办了4期,为全民族抗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上海周围地区的抗日游击队和新四军输送了一批批力量,其中沪江大学校友就有方行、黄逸峰、施纫秋、杜淑贞、徐志远、成君宜、王进等革命英烈与英勇斗士。

▲ 1932年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校徽

坚守孤岛开办夜校

1929年,为领导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上海临时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上海沦陷后,文委为了联合各界群众力量,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提高抗日救亡骨干的思想理论水平,于1938年2月通过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与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商议,在圆明园路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创办了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1939年2月改名为上海社会科学专科学校,简称“社专”)。

▲讲习所最早的办学地址:圆明园路浸信会大楼(现为真光大楼)

▲讲习所最早的办学地址:圆明园路浸信会大楼(现为真光大楼)

▲讲习所最早的办学地址:圆明园路浸信会大楼(现为真光大楼)

讲习所成立初期的主要负责人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中共党员胡愈之。第二期由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王任叔(笔名“巴人”)接办,方行(沪江大学校友)、韩述之负责实际工作。因为讲习所学员大都是各界抗日救亡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和骨干,他们白天有各自的工作或学业,因此讲习所以夜校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每晚安排两三门课。

大师云集学风活跃

虽然讲习所是所业余学校,但聘请的老师都是留守孤岛的大学者、大教授,授课内容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学术水平,如胡愈之的国际时事、王任叔的哲学概论、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周予同的中国通史、严景耀的社会运动史、张宗麟的农村经济问题等。此外,讲习所还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前来开设讲座,如陈望道谈语文研究、孙冶方谈政治经济学、林淡秋谈文艺常识等。

▲讲习所招生简章及部分任课教师,授课者不乏当时声名显赫的社科大师

▲讲习所招生简章及部分任课教师,授课者不乏当时声名显赫的社科大师

讲习所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活跃的。据当时由讲习所输送到茅山根据地的新四军老战士顾静回忆,讲习所充满了民主、自由的空气,师生建有学术委员会,学生成立同学会,同学会还办了图书馆、书店。当时上海市面上很难买到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以及《论持久战》等单行本,这里很方便购买。1939年5月(一说7月),一位学员在写给昆明朋友的信中非常自豪地把讲习所(此时已改称社专)夸赞了一番,并喻之为“孤岛”上的“抗日军政大学”。

培养骨干支持抗战

讲习所名义上是讲授社会科学的学校,实际上却是共产党的抗日武装骨干力量培训基地,先后向崇明游击队、苏常太地区、茅山根据地及苏中根据地等派出一批批干部。为了让学员们在思想和理论上对抗日游击有进一步的认识,1938年10月至12月,讲习所特地把上海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负责人刘少文请来,谈关于游击战理论和毛泽东游击战思想,每星期讲课两三次。

1939年夏,新四军挺进江南,建立了“江南抗日游击队”(简称“江抗”),并派人专程赴上海联系,希望上海地下党选派骨干加强江抗干部力量。从该年夏天起,社专陆续向江抗输送了七八十位学员。当时社会上流传社专“训练游击人才月以三百计”。社专学员们就是唱着由王任叔作词的校歌“我们从各个岗位来,要回到各个岗位去。磨炼我们的拳头,要和敌人战斗……”勇敢地走上抗日斗争最前线。这些奋不顾身参加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的学员们,多数成为各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有的英勇牺牲在了战场。

▲ 1938年5月,讲习所部分教职员工和学员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的合影。其中王进、吴子良、史忠信等学员先后牺牲在抗日战场。

▲ 1938年5月,讲习所部分教职员工和学员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的合影。其中王进、吴子良、史忠信等学员先后牺牲在抗日战场。

文丨张炜

排版丨穆昊宇

责任编辑丨王博

相关阅读:
环球时报社评:这不是人权之争 而是霸权和反霸权斗争 “钓鱼季”放心乐 南京溧水供电多举措保障用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