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钦北法院特邀调解员韦树全:壮语“翻译官”助力解纠纷

原标题:钦北法院特邀调解员韦树全:壮语“翻译官”助力解纠纷

壮乡的宁静、祥和离不开公正司法的守护。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纠纷,近年来,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法院大寺法庭以壮语巡回审判为依托,打造“壮语巡回法庭”,构建民族团结进步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广泛邀请壮语调解员参与办案,构筑多元化联调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促进了辖区和谐稳定,让百姓安居乐业。

自治区人大代表、钦北区大寺镇那桑村党支部书记韦树全就是壮语巡回法庭特邀的一位壮语调解员。每当村民之间发生矛盾时,在村里的田间地头、门前屋后总能看见他忙碌调解的身影,深受村民喜爱。因工作成绩突出,韦树全曾荣获钦州市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

深扎基层一心为民

让矛盾在源头化解

1月26日,钦北区法院大寺法庭的李法官带着壮汉双语审判团队来到壮族聚居的那桑村进行巡回办案,对一起因牛窜到公路上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调解。

刚到工作室,法官们就看到一位精瘦干练的中年男人迎上来问道:“都准备好了吗?当事人已经通知了,马上就能到。”一袭灰衣,服饰上的壮族元素无疑在告诉人们他的民族和身份。他就是那桑村党支部书记韦树全,壮语巡回法庭的编外“法官”。他在法院办理一些案件过程中,发挥着沟通当事人、调和紧张关系的独特作用。

这起案件,纵观全案,案情不复杂,法律关系也很清楚——被告黄某的耕牛在未栓绳的情况下窜到道路中间,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原告财产损失,但损失数额不高。事发后,因语言不通,双方对簿公堂。黄某家养有十几头牛,农事缠身,对到法庭参与诉讼存在抵触心理。在基层工作多年的韦树全表示,像这样的当事人比较常见,如果一定采取到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方式解决纠纷,未必收到好效果。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双语法官最终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村民家门口,采取巡回审理办案的方式在源头化解纠纷。

在巡回法庭庭审现场,法官和韦树全一起对原、被告进行耐心细致地劝导、调解。其间,韦树全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最终,黄某同意赔偿对方的损失并当庭履行义务。就这样,这起民间纠纷得到高效化解,再一次彰显了巡回办案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韦树全说:“我是村支书,村民信任我。而且,我是用壮语和他们沟通交流的,像平时朋友之间聊天一样,没有距离感。当事人也愿意跟我说心里话,这样调解更容易成功。”

化整为零源头止争

活跃每个社会细胞

韦树全认为,社会治理离不开法治的深度参与,也远非司法一己之力所能及,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尽可能地活跃每一个社会细胞。

“不要问群众需要什么,应该多问问自己应为群众做什么。”韦树全在履职中总结出的一句话。韦树全不是法庭的常驻人员,但是他的参与却对办案起到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村民凌某对此深有体会,她十分感谢调解员的努力。当初她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抚养两个子女而从事家禽养殖业,但因为意外无法偿还向黄某赊购的饲料款。双方对还款数额、方式产生巨大争议,因协商不下最终闹到法院。

成为被告的凌某对此比较焦虑,因为她是壮族人,不擅长说普通话,而负责立案的法官助理也不会讲壮话,她担心自己说错话导致自身合理诉求得不到法院支持。基于实际情况,这起案件最终指派壮汉双语法官负责。法官邀请韦树全一同参与调解,通过巡回办案的方式将庭审现场设在村里的法官工作室。审理中,韦树全和法官慢慢舒缓当事人的紧张情绪,以亲情和诚信为切入点,壮语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无独有偶,相似的经历也在种芭蕉的黄某、养猪的张某等人身上上演。他们同为少数民族,在诉讼中或存在语言沟通问题,或存在抗拒诉讼的情况。他们的纠纷大多源于生活中的平常事,之所以对簿公堂是因为沟通不畅,或是当事人不懂法的盲目行事。壮语巡回法庭办案时,韦树全利用自身优势,与法官一起居中调解,最终化解纠纷。

韦树全说,这些年来他兼任壮语调解员所取得的收获,不仅在于成功化解了多少起纠纷,而且在于收获帮助群众化解矛盾、减轻诉累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在他的帮助下,壮语巡回法庭成功调解多起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经济和婚姻家事纠纷,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主动担当热心调解

多元化解群众矛盾

考虑到辖区的民族情况,大寺法庭大力拓展法官工作室和特邀壮语调解员的数量,积极吸纳村委会、社区、相关民间团体以及行业中有意愿、有专业能力的干部、群众、志愿者组成多元调解员队伍,参与调解工作。法官和调解员相互配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联动调解,多元化解矛盾。

说到担任法庭壮语调解员的初衷时,韦树全不禁面露微笑,他说:“2017年的时候,钦北区法院在我们这里设立了壮汉双语法官工作室,开始了壮语诉讼服务的尝试。当时,我想既然都是为群众服务,就不妨一试吧。”

韦树全话不多,作风严谨。温和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喜欢帮人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正因如此,村民们有了问题都喜欢找他居中调处。他拿1月26日巡回开庭的当事人黄某举例:“像这个被告,让他到法院去开庭他不情愿,但是他说,像今天这样来到村里开庭,他可以做到随叫随到!”言语间不乏调解成功的骄傲与自豪。

扎根基层的沃壤才能使司法工作如鱼得水。韦树全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让他在调解工作中事半功倍。他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司法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关阅读:
3月17日山东无新增确诊病例 深圳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正向公众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