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连线|古瓷见证民族情
西藏珍存的历代古瓷,见证了汉藏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交融源远流长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存古瓷超万件,来源主要包括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高僧和寺院的赏赐和供养、西藏僧俗上层的定制以及汉藏两地民间贸易等。
“交流早在唐代开始,绵延1000多年从未间断。”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陶瓷组副研究馆员刘伟说。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上,一队队马帮驮着茶叶、丝绸、瓷器等,从中原大地走向雪域高原。
藏族学者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所著、成书于15世纪的《汉藏史集》,就记录了一段唐代瓷碗生根藏地的故事。
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俗称索那唐布齐,因各处堆放黑炭(藏语称索那)而得名,是当年烧制瓷碗之地。
自元代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后,西藏与内地文化交融、民间交往愈加繁盛,大量元青花瓷器流入藏地。
布达拉宫宫藏元代青花凤穿牡丹纹罐便是实证。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索南航旦说,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在与藏文化交流中,极大地融入了西藏的传统审美,出现了一批明显带有西藏传统文化元素及藏传佛教色彩的新器型。
今年80岁的西藏扎什伦布寺僧人吞巴·次仁多吉说,早在元朝前,藏地就有瓷窑,瓷器称“普尔嘎”,元朝中央政府还曾派景德镇工匠赴日喀则萨迦“帕戈”窑指导烧制瓷器。同一时期,西藏山南扎囊也曾出现“扎戈”“普布”等本地瓷窑。
据文献记载,作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划之一,西藏每逢法会、节日、寺庙落成等重要节点,朝廷都有大量赏赐和供养。而官窑景瓷作为最高赏赐之一,不仅代表着统治权力神佛天授,也标志着受赏者的社会地位。
由于交通极其不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流传在西藏的官窑古瓷并不被人知悉。
直至上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首次发布萨迦寺藏有明宣德青花五彩瓷碗文图,西藏珍存的国宝级官窑瓷器才被人关注。
萨迦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素有“雪域敦煌”美誉。萨迦寺僧人洛卓拓美说,这里仅保存的官窑景瓷就近2000件。
“景瓷不仅是文明交融、文化交流的载体,更是汉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见证。”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管理处副研究员达珍说。
拉萨林廓路上一间景德镇陶瓷专卖店门庭若市,络绎不绝的藏族群众来此选购。
“我是生意人,也是新时代的文化使者,我既推广瓷文化,更见证和推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店主周华勇说。
总策划:周宗敏
策划:王进业沈虹冰
监制:赵丹平罗布次仁罗博
统筹:边巴次仁张正富卫铁民
记者:春拉洛卓嘉措孙阳旦增尼玛曲珠柳新勇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西藏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