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委监委在行动』护航项目落地

原标题:『纪委监委在行动』护航项目落地

青岛日报3月7日讯为推动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落实见效,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日前,青岛市纪委监委印发《“护航项目落地、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监委在行动”工作方案》,围绕15个攻势和13条产业链重点项目策划生成、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以及涉企惠企政策出台执行、落地落实的全要素、全链条、全环节,启动专项行动,通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坚决查纠不担当不作为、搞“包装式”落实、“洒水式”落实和“一刀切式”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护航项目落地落实,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护航行动”方案明确,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盯项目落地中的突出问题,重点查纠在项目招引中跟进不及时、服务不专业、态度不积极,盲目追求项目签约数量,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优先支持保障重点项目打折扣,项目开工前审批各环节时间长、速度慢,水电暖燃气通信报装等方面私设门槛、涉审中介机构服务不规范,区(市)、镇(街道)擅自制定土地政策,对非法阻挠施工、强揽工程以及黑恶势力打击不力,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问题。紧盯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重点查纠在项目投产后跟踪服务不到位、对接联系不紧密,招商承诺不兑现、约定事项不履行、新官不理旧账、出台文件不落实、招商引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力,减税降费、新旧动能转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和扩大就业、人才创业等政策宣传不到位、兑现不及时、落实不见底等问题。紧盯损害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向企业吃拿卡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微信红包等行为,对企业故意刁难,拖延搪塞、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干扰企业合法经营等行为,滥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任意执法、越权执法等问题。对损害营商环境、影响项目落地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理、快查快结、限时办结。

为切实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扛紧扛牢责任、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市委“项目落地年”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全渠道受理投诉举报。同时会同发改、商务等职能部门,对2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00个重点准备项目和相关涉企惠企政策进行集中梳理,逐个列出重点项目推进落实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时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并对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项目问题进行立项监督。此外,还将强化察访调研,对问题解决缓慢、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用好巡察利器,发挥好“小切口、大纵深”效应,推动作风建设提质增效。精准执纪问责,围绕项目落地和政策落实,既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也运用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手段,为担当作为、干净干事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

为确保此次行动扎实有序深入开展,打造“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整改,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的高质量监督链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建立健全“专班吹哨、部门报到”、分析比对、会商研讨、协同督查、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实行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工作共推,强化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狠抓工作落实。

据了解,去年以来,紧扣市委“全力打造让企业舒服、让企业家舒心的一流营商环境”要求,市纪委监委开展了“为企业护航—纪委监委在行动”,围绕“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企业感受”四条主线,共受理问题线索298件,组织处理195人,党纪政务处分41人,倒逼部门作风转变、提升服务效能。发出纪检监察建议30份、监督建议159份,督促整改问题952个,赢得企业广泛赞誉。

相关阅读:
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完成1080亿元 山西7名个人6个集体获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