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小巷总理”:让所有80岁以上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

原标题:上海“小巷总理”:让所有80岁以上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

上海“小巷总理”:让所有80岁以上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

今晚,上海代表团在驻地举行视频“云采访”活动,邀请三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互动。

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如何在民生温度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离不开对“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的关注和聚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对此,长期在基层工作,与老年人群体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很兴奋。

“在家门口养老深受老年人群体的欢迎,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放宽居家养老政策。”朱国萍说。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即同时满足数项条件,才能获得每天1小时的托底服务。“根据规定,一个家庭一天只能享受1小时服务,如果两位老人都患病的话,1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朱国萍建议,放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门槛,让所有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评估、复评环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实事,也是能真正成为得人心、聚民心的好事,能真正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朱国萍说。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在参加两会前,我走访了社区几家社区医院,就老年人使用智能工具进行实地调研。”朱国萍说,她发现不少老年患者在使用社区医院的智能设备时,都多多少少遭遇困难。

“现在不少老年人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但不少老年人只知道家庭医生的姓氏,而不知道他们的全名。有些老年人即便知道医生的全名,却因为选项隐藏在多页之后,而常常在点击‘下一页’时犯了难,”朱国萍发现,老年人在使用社区医院的智能工具挂号时,常常无从下手,而机器旁不像大型医院一样有人专门提供指导。

此外,不少老年人还抱怨,智能化服务之后,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完成抽血、化验后,稍等片刻就能在同一楼层、同一窗口拿到检查报告。

“我发现,现如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患者,往往要奔波于数个楼层之间,甚至要从四楼重新下到一楼大厅,才能在机器上取到化验报告,”朱国萍说,“智能化之后,人性化服务也彻底不能缺位。智能化不要忘记老年朋友与残疾人。”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

相关阅读:
林青霞微博透露自己已接种科兴疫苗:感觉很好 天津市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