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将提交关于“保护青少年远离电子烟加快行业规范出台”的建议,建议严格执行《未成人保护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包括电子烟,加快电子烟行业规范出台,让管理有法可依并且要制定电子烟生产、销售等综合管理办法。
“近年来电子烟的青少年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问题。”孙承业指出,大部分电子烟中含有成瘾性的尼古丁,青少年接触尼古丁产品,会对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造成危害。我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但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现象已时有出现。2014年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结果显示:45.0%的初中生听说过电子烟,1.2%的初中生学生在过去30天使用过电子烟,2019年这个比例达到2.7%。
电子烟本身的物质对人体是否有毒性?孙承业表示,在评价电子烟时不应该只看单个物质的毒性高低,而忽略电子烟物质的产生过程。电子烟是多种物质加热以后产生的一种气雾,这种气雾被吸入人体。“如果只有一种物质,我们有很好的办法对这种物质的毒性进行评价;但如果有多种物质共存,被加热,那到底可能产生什么混合物质、它的活性有何改变、进入人体后会带来什么效应,这些我们都难以评价。”
孙承业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烟包括加热不燃烧、雾化烟等,口味多达1万5千余种,添加了什么东西,加了多少,产生出什么,没有规范,包括制作工艺,加热用电池的安全性没有规定,生产厂家各自为政。
既然电子烟和卷烟一样,都对人体有害,那么它可否被归入烟草制品,按照烟草制品的法规进行管制?对此,孙承业回答道:“我认为,电子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卷烟的产品,如果照搬卷烟管理的模式,也不利于电子烟的管理。”他说,如果我们把电子烟的管理权限交给国家烟草专卖局,这就相当于把电子烟当作烟草的替代品。电子烟的管理需要明确建立一套协调机制,首先电子烟最大的问题在于购买很方便,这涉及市场监管的职责。同时,学校的教育也很重要。
孙承业建议要未雨绸缪,尽快推动电子烟行业规范出台,保护青少年远离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