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向量”,读出中国经济持续前行的希望|两会观察
如何理解2021,又如何理解2021开启的“十四五”?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诸多重要的维度,比如相比去年,几处被称为“明显”的变量——
中央财政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
还有虽未使用“明显”二字,却一样看得出显著变化的指标,比如2021年经济增长6%以上的目标,较之去年有了显著增加,其中有基数的因素,更有对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信心。
而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更能读到特殊的着力方向。
这是怎样的方向?不妨先看中国经济所处的坐标,看看当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特殊时刻。
经过了异常特殊的2020年,疫情大考之中、世界大变局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可谓“一枝独秀”。
用一个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词,这一年的工作“殊为不易”。解读成功之道,有中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保障,有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的尽责担当,有上亿市场主体的坚强韧性,更有亿万人民群众的百折不挠。
有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就是“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
回望9个多月前的上一次两会,中央财政新增2万亿的纾困资金,让人们看到中国在艰难时刻强力纾困的决心,但同时,“不搞大水漫灌”的宣示,又让人们读到了复苏中坚持的战略定力。现实也表明,精准施加的强力,定力之上的决心,才能激活走出困境、化危为机的内在动力,才可能在“一枝独秀”之后行稳致远。
“一枝独秀”令人欣喜,却不可沾沾自喜,对此,中央有着充分的清醒。疫情走向仍未可知,不确定性依旧笼罩外部环境,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微观主体困难仍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种种困难挑战,充分传递了这种理性清醒。
2021是个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是一个“转折时刻”,也是一个“发力时刻”。同时,在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继续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这也是一个“延续时刻”。尤其重要的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如总理所言,这一年,支持政策不搞“急转弯”;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这也意味着,除了延续足够的支持力度,更要延续上年明确的那种支持精度;不仅坚持杜绝“大水漫灌”,同时更加强调“精准滴灌”。
这样来看,那些“明显变化”的指标,尤其是增量指标,强调的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升、“度”的把握,特别是“定向”的精准。
增幅“明显高于去年”的财政转移支付,有相对应的安排: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进一步“大幅压减”,而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过10%。
人们应该记得,去年提出“2万亿”时,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带了一句话:“全部转移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方向很明确:激活地方活力。
最具创造性的是基层地方,凡有困难甚至危机,最受冲击的也是基层地方。纾困举措要有效,一定要落在实处,而最大的“实处”就是基层脱困。
当基层有了充足的信心,有了坚实的支撑,地方活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激活,全局的盘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底——这是过去几十年经济腾飞积累下的重要经验,当然也是进一步前行的重要遵循。
相应地,“规模明显大于去年”的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为的就是“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资金直达,杜绝截留、梗阻、空耗,要体现的正是改革红利直达、政策意图直达,也正是在突出强调“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还有进一步的解释:“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再联系从10万元到15万元的增值税起征点,以及增长30%以上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方向更明确:“直通车”的终点站,是微观主体。
用微观主体的活力,构成整个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进而构成中国经济前行的磅礴动力,这是一条被反复强调的逻辑。同样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句”,去年说“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今年说“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正是在重申尊重微观主体的极端重要性——愈是特殊时期,这是愈是要坚持的方向。
也就是说,看中国经济,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还要记得看“向量”——所有的投入、举措,都有其内在的方向。
把握了方向,就能看到持续前行的希望。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