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脱贫刻意选择了低标准?张业遂:不存在

原标题:中国脱贫刻意选择了低标准?张业遂:不存在

中国脱贫刻意选择了低标准?张业遂:不存在

中国脱贫刻意选择了低标准?张业遂:不存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朱珉迕孟群舒洪俊杰舒抒吴頔王闲乐顾杰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4日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回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问题时,张业遂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针对有外国记者提出中国扶贫标准是否不同于国际水平的问题,张业遂回应说,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是一个综合性多维指标,既包含人均收入指标,也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两不愁三保障就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方面有保障,这些都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张业遂介绍,有关部门在制定中国扶贫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贫困标准,2016年6月,有关部门专门邀请世界银行反贫困专家组进行深入研讨。总的来看,中国扶贫标准符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世界银行2015年确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也高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绝对贫困线。

张业遂说,世界银行2018年针对不同国家增设了新的贫困标准,这些标准是作为研究比较用的参考性标准,各国主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确定本国的贫困标准。从时间上讲,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从2015年开始的,早于世界银行2018年提出的新标准,不存在中国刻意选择低脱贫标准的问题。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张业遂说,脱贫攻坚虽然取得全面胜利,但中国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中国要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返贫人口加强监测,多脱贫地区产业长期培育和支持,搞好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微末性返贫的底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做好立法和监督工作,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闲乐

相关阅读:
张业遂:中国的对美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张业遂: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