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原标题: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来源:内蒙古大学

3月1日晚8:00,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安排,我校各单位各部门组织全校20000余名师生分别在会议室、教室、宿舍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了以“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题,面向全区广大师生的“开学第一课”。

讲课过程中,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春晖教授分别从“爱国三问”、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解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诠释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互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果。各族师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和保障不同民族区域、不同语言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课后,广大师生对“开学第一课”反响非常热烈,纷纷表示要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精心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物理学院教师上“开学第一课”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上“开学第一课”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生上“开学第一课”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上“开学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吕俊说,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体育学院教师魏婷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坚定了中华各族儿女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蒙古学学院学生格根宝力尔说,通过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更加深入全面的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各民族群众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

哲学学院学生娜日苏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拥有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历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民族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强大国家的庇护下我们才得以在和平中幸福生活,我们要深知这样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王乐说,青年学子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传薪人。在我们最为美好的学生时代,要强身健体,珍惜学习时光,增长才干,学习为人处世,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成为有品德,有修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将来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赵薇说,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美好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由一群普通人所缔造的。在内蒙古这片辽阔的疆土上,不仅仅有着人们所熟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有着文化的多样性,共同铸就了这片阔土的美好。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何岩说,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法学院学生吴伟恒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全面深入地学习党章,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计算机学院学生康瑞说,当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良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在战疫中,全国各族人民齐聚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这一切,都令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我也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正能量的社会而感到幸运。

我校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来源:内蒙古大学新闻网各学院投稿

编辑:郑明耀祁镜璇张旭阳

责编:李文娟

审核:吴栓虎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李勇:呼吁给保安行业立法 生态环境部原副部长刘华就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