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刊|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来源:天津理工大学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我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夜晚,
城市的繁华必然有我的影子。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如歌岁月里,
我也会聚会、逛街、听相声,
繁华的街道会有我的足迹。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我也会有悠闲的寒暑假,
旅行、看球、陪伴年迈的父母。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下班了可以回家,
炒几样拿手好菜,
与老婆孩子共进晚餐。
然而,我选择了成为一名帮扶干部,
一份看似质朴又繁琐的工作,
一段看似沉默又寂寥的青春,
一程看似简单却别致的人生。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怎能体会到第一次下村时的激动,
又怎能体会到身体里那股,
奉献基层、满腔热血的沸腾。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怎能品味到自己的心灵,
从繁华都市到遥远村庄的冰冷,
再从孤独寂寞到硕果累累的喜悦与成长。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怎能透过一双双朴实的双眸,
看穿农民怅惘眼神中的希望之光,
又怎能看清,
那一双双粗糙的双手背后的辛劳与愿望。
假如我不是帮扶干部,
此刻,我又怎会感同身受。
正因为我是帮扶干部,
我看过凌晨1点的星空,
也看过清晨5点的朝阳,
并非喜欢早起熬夜,
只是,身兼重任不敢懈怠。
正因为我是帮扶干部,
从“六化六有”到“人居环境”,
从“集体经济”到“农民增收”,
我参与见证了每一场历史性的战斗。
成为帮扶干部后,我明白了,
满足其实很简单,
不是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是群众对我脸上认可的微笑。
成为帮扶干部后,
我体会到了,
有一种压力叫责任,
白天调研协调、
晚上整理资料,
深夜躺在床上,
脑子里回想的是如何帮助村庄解决难题。
成为帮扶干部后,
我懂得了,青春原来不用绚丽,
不用张扬、不用惊涛骇浪,
也依旧可以这般独特、美妙,然后动听。
当俯下身去,
我们沉着的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相信再抬起头时,
仰望的必定是一片浩瀚无际的星空。
珍惜使命、担当作为,
把汗水挥洒在蓟州大地上,
作为夺取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
参与者和见证人,
我,无比骄傲和自豪!
作者|我校第三批驻村帮扶干部
穆玉海
编辑|方宇龙余淼
责任编辑|余淼方宇龙
审核|徐岩于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