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00年前就有的这头“牛”,今天为何成了全体中国官员的标杆?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牛的形象倍受推崇。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牛代表着勤劳、奉献、奋进、力量。在农业劳动里,牛是得力助手。在朝夕相处中,牛是良友伙伴,还因其经济价值,成为农人重要的家庭财富,是富足生活的象征。
每当春回大地,田野上万物萌发,牛就到了最忙碌的时候。“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而说到服务和奉献,牛还有一个形象深入人心,那就是“孺子牛”。
“孺子牛”出自《左传》记载的一个故事。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疼爱幼子。贵为一国之君,他竟然甘愿扮演一头牛陪幼子游戏嬉乐,甚至为此意外折断了一颗牙齿,也毫无怨言,乐在其中。到了鲁迅先生的笔下,父母的拳拳爱心得到了扬弃和升华。鲁迅《自嘲》里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活用典故,不但使“孺子牛”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使其喻意从爱心泛滥的父母,升华为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孺子牛”蕴含着父母对子女之爱,又经不断衍化,成了为官的标杆。曾担任地方小吏的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种心怀百姓、体恤民间疾苦的情怀受到称道。
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孺子牛精神”,不断提示着为官的使命和初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要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为民服务的“孺子牛”,要甘于奉献、苦干实干,求真务实、善作善成,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刚刚送走一个异常特殊的鼠年,进入充满希望的牛年之时,我们对这些道理,当有更加深切的体认。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