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 银川市助推基层治理更简约高效

原标题: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银川市助推基层治理更简约高效

2月7日,银川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标志着银川全面推开了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银川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

去年3月,西夏区被确定为市辖区层面的改革试点。试点单位、市和辖区牵头协作部门拧成一股绳,顺利完成改革试点工作,初步构建起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尤其在推动明责亮权、重心下移、赋权增能、减负增效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成果,顺利通过了自治区评估验收,为全市乃至全区推开改革工作打造了样板、积累了经验。

改革试点以来,西夏区通过重塑基层组织架构,下沉人员编制、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创新推动综合执法改革、整合网络网格、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等六项举措,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带来了源源动力,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此次改革西夏区盘活了编制存量,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大幅提升。在审批服务便民改革中,“全科窗口”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相关事项和自助服务终端机进驻基层民生服务大厅,9个镇街民生服务中心和80个村(居)代办点全部接入自治区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了“镇街前台综合受理、业务局分类审批、镇街统一出件”的新模式。

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西夏区综合执法局85%执法人员下沉至镇街一线,让一线执法力量得到了增强。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西夏区将上级部门在镇街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和一个网格管到底。随着社会治理智慧指挥中心建设加快,西夏区基层治理的快速反应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属地管理”清单、镇街权责清单、镇街赋权清单、镇街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镇街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在内的“五张清单”,进一步理清了县乡职责边界,扩大了管理权限,压实了属地管理责任,让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机构改革攻向“最后一公里”

在高质量完成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在银川全面推开。

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基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力量不强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今年,银川市将按照改革部署,通过统筹镇街优化机构设置、集中审批服务事项、下沉执法力量、整合网络网格、落实减负任务、制定5张清单等举措,逐渐解决基层责任大权小、资源分散、权责不清、治理能力不高等问题,不断强化党的统领、加快镇街职能转变,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银川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办公室起草的《银川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方案》(审议稿)和各县(市)区银川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方案》(送审稿),安排部署了改革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将周密部署,制定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坚实的基层保障。

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自2020年12月启动,于今年6月全面结束,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将统筹优化镇街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让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还将大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村(社区)代办点服务效能,推动“就近办”“网上办”扩面提效。全市将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网络网格“多网合一”的推动,将让银川实现“两张网”由“管”向“治”的深刻转变。

相关阅读:
张柱同志任银川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邹晓东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