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原标题:我和我的学校|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来源:郑州大学

黄河之滨,嵩山之麓

三强熔铸,和合有为

全体郑大人

与祖国共发展

同时代共进步

启航2021,逐梦2035

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

几所部省合建高校

共同发声!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回望2020

我们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

郑大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激活了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

今天,听听其中两位代表人物

讲述他们的追梦故事

荆宏政:

用奋斗开启闪光青春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荆宏政,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级本科生,2020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2020年,荆宏政成功拿到了推免资格,继续深耕在他热爱的领域,做创新的、有实用价值的、高完成度的研究,他将坚守这份初心,保持这份热爱,肩负郑大期许,不忘“郑大人”的担当,勇敢地去追梦、圆梦,书写自己的科技梦想,为我国科技前沿领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初入郑大,因兴趣所致,荆宏政加入了深蓝科技部和机器人实验室,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少年。机器人实验室的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需经过综合培训和层层选拔。在机器人制造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提升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学校设立“卓越工程师”班。大一下学期,荆宏政便被选入“卓越工程师”班,每年暑假,他们都会留在学校准备作品参加竞赛。伴着夏天夜晚闷热的蝉鸣和无数次通宵达旦的尝试,他们的团队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水下巡游组冠军。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完善健全的培养机制无疑为郑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造平台,是郑大,让他的逐梦之旅一次次迈开铿锵有力的步伐。

金阳:用执着为梦想续航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金阳,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

2008年,金阳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考入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经过四年的勤奋学习,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他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深造。毕业后选择留在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做一名教师。从2008年第一次踏入郑大,到十年后学成归来重返母校,他一心想报效家乡,为储能领域培养更多杰出的人才。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入职以后,金阳在学院的支持下成立“郑州大学电网储能与电池应用研究中心”,继续投入电网储能领域的研究,并希望在固态电池储能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目前,他正与斯坦福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将其研发的固态电解质熔融锂金属电池推向产业化。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金阳认为,自己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党和国家给自己这代人以最好的平台和机会来实现自我价值。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金阳将坚守自己的岗位,坐得住科研冷板凳,秉持“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解决实际“卡脖子”问题,在固态电池储能领域取得新突破。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胸怀天下,担当重任

潜心科研,为国育人

求是担当的郑大师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93年办学历程

93年玉汝于成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全体郑大人必将

牢记“求是担当”的郑大校训

弘扬“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

厚植“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

心怀梦想奋力追梦

因为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我和我的学校  追梦的郑大人,永不止步!

我爱我的学校

我和我的学校

每一个郑大人

都在这里留下难忘的故事

ZZUers,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写下你和郑大独一无二的故事

相关阅读:
海南自贸港第十一批8项制度创新案例公布 我省工业投资去年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