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防疫“一米线”入法更要入心

原标题:防疫“一米线”入法更要入心

郑桂灵

近日,家住河北省邯郸市的孟倩在采购年货时发现,几个大型农贸市场里都配备了红外线电子测温仪、“一米线”及防护网等安全措施,用来确保市民购物安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防止人群聚集的“一米线”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河北等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防疫措施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1月31日《法治日报》)

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会看到涉及公民隐私的公共服务窗口,都划有警示人际距离的“一米线”标志,比如银行、机场、车站、政务中心等。伴随疫情防控需要,“一米线”又被赋予了保持社交距离的“防疫”功能。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还被北京、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更让其具有了不能随意逾越的法治约束力。

相对于遵守金融机构设定的“一米线”警示,彰显出尊重公民隐私、不随意窥视他人秘密的“文明”素养,恪守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米线”要求,则更具维护疫情防控大局、保障你我他健康的重大意义。自去年疫情发生后,就有研究表明,当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新冠病毒就会通过飞沫传播排到空中,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就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由于重力作用推动,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故此,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米线”,就成为有效防疫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经过过去一年的疫情防控,出门戴口罩、室内常通风,勤洗手、不串门、少聚集,遵守“一米线”社交距离等,已成妇孺皆知的防疫常识和生活必须。有些地方还为“一米线”间距祭出不错创意。鉴于一年级娃娃对于“一米”缺乏概念,杭州一小学就想出好主意:让孩子们仿照宋代“官帽”样式,制作出有着长长帽翅的“一米帽”,并要求帽翅不能相互触碰。这不仅有效提醒了孩子们保持距离,也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可谓一石二鸟、寓教于乐。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一些人开始对保持社交距离不太在意甚至是遗忘和忽略,不经意间的聚集、扎堆时有发生。即便是在已有散发疫情的地方,到采集点咨询也是争先恐后、相互拥挤、前胸贴后背,“一米线”距离感荡然无存。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秩序,也极易导致病毒的聚集性传播,负效应不可小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疫情未结束、防疫不放松的当下,“一米线”就是警钟长鸣、不容逾越的规矩线。对于疫情防控,它就是安全线、健康线,一米距离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对于日常生活,它就是规则线、文明线,丈量着人们的文明程度,检验着公民的道德素养;一旦写入法规,它更成为法定义务、法治红线,守法是本分,违法必得究。

有形“一米线”划在地上,要谨防踩线,无形“一米线”刻在心中,更当敬畏恪守。无形的“一米线”比有形的“一米线”更重要,防疫“一米线”入法更要入心。期待“一米线”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人们排队、出行、办公、生产、购物、就餐等场合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发挥其公民隐私保护线、疫情防控规则线、公序良俗维系线、城市文明风景线等综合性效应。

相关阅读:
“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新线路 准噶尔盆地深处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