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两会关注鄱阳湖防洪能力提升,代表建议建立行洪补偿机制

原标题:江西两会关注鄱阳湖防洪能力提升,代表建议建立行洪补偿机制

去年7月,鄱阳湖遭受特大洪水,单退圩堤在防汛抗洪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区人民群众为防汛抗洪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建议称,应对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行洪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此外,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防洪压力,有代表建议,推动长江干流江西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国家规划。

据大江网报道,近日,江西省人大代表、九江市都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和平建议,应对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行洪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据他介绍,以都昌县为例,该县人多地少,有21个乡镇60余万人沿湖而居,单退圩堤内有农田18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三分之一;水面9万亩,约占全县可养水面45%,是该县粮食生产和养殖的主产区。

石和平表示,单退圩堤内的农田,是湖区群众的责任田,达到行洪水位行洪后如果没有补偿政策托底,会直接动摇农户种粮的信心,建议建立行洪补偿机制。

此外,石和平认为,湖区许多圩堤由于多年没有经过高水位的考验,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洪能力减弱,建议加大对水毁单退圩堤的修复加固的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他建议,将蓄洪效益不高的单退圩堤调整为必保圩堤,如都昌县的都中公路是该县交通的“主动脉”,建议省里对这类圩堤建设标准进行调整,确保湖区“命脉”线路能够畅通。

江西省人大代表、湖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洋则指出,江西省长江干堤仍有4、5级堤防16座,长度70余公里,在2020年长江大洪时暴露出不少安全隐患和防洪安全风险。他建议,推动长江干流江西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国家规划。

据中新网报道,长江干流江西段上起瑞昌市下巢湖,下至彭泽县牛矶山,全长151.9km。近年来经常性发生江岸崩塌险情,局部地段崩岸严重,再加上沿江10多处通江湖泊没有系统整治,防洪能力低下、排洪设施缺乏,受长江洪水影响,内涝严重,堤防安全隐患大。

阮洋为此建议,推动长江干流江西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并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对长江干流堤防提档升级,将保护工业城、工业园以及沿江区县城区4、5级堤防提升为2级,将城区向上下游新拓展区域的2、5级堤防提升为1级,将部分不连续的堤段进行连通补齐。

中国铁塔:因市场波动较大,决定取消发行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台军搞“春节加强战备”演练 新装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