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要让老人在养老院外排队,人大代表建议规范“家庭互助养老”模式
“去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今年很多工作依然要在疫情大背景下去看待。我认为,有三类人群的生存状态要重点关注:一是就业人群,帮助企业留住员工可以让就业者、企业、政府实现三赢;老年人群,探索更有效的养老模式非常必要;三是低龄幼儿人群,前两年是生育高峰,现在到了入园高峰、入学高峰,让他们获得高质量教育也是政府部门面临的挑战。”在1月24日下午的市人代会崇明团审议现场,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张辰说。
在这三类群体中,张辰尤为关注老年人。她说,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了老龄化,“十四五”末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要达到40%左右。随着上海医疗保障不断完善,上海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我作为市人大代表,调研崇明区向化镇时发现当地人口总量有下降趋势,很多人离开了崇明,一些学校以前有千余个学生,如今只有200个学生;与之相反,老年人的数量却不降反增。我调查后发现,目前向化镇镇级养老院有120多个床位,在未来五年中有需求的老人将近200名,在排队等待入住。”
张辰说,养老床位建设每年均作为政府实事工程在推进,但仍然跟不上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如何养老”成为市民和政府都关心的热门话题。她认为,在老人熟悉的环境里养老,是老年人的主要诉求。“特别是上海远郊地区的户籍老人,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村庄里,乡音、乡情、乡愁永远相伴着他们,他们更期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
农村“家庭互助式养老”是在熟悉的地区、环境、人群中开展的,有别于市场化的养老机构,一般由村集体建互助养老院,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入住后自我管理、互助服务,年轻的、身体好的老人发挥余热,帮忙照顾年老的、身体差的老人,离家不离村,就地抱团养老。张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调研,对现有的远郊地区“家庭互助养老”现状给予支持、指导和规范,并就“家庭互助养老”模式给予资金、资源等支持,使其运行保证安全、低廉、有效。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