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扫码支付”?背后靠的竟是这项“科技”

原标题: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扫码支付”?背后靠的竟是这项“科技”

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扫码支付”?背后靠的竟是这项“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支撑科技的“生产力”又是什么呢?最近,严玉麟等多位市政协委员提交的一份联名提案指出,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已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当前,金融科技在全球迅速发展,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当下应大力发展科技银行

科技并非天上掉馅饼,而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银行信用贷款为例,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得以支付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设备、软件等生产要素。有研究数据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用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的促进作用是用于传统研发的3.1倍,90年代以后,风险投资促成了美国将近五分之一的科技发展。

参与提案的委员们调研后发现,事实上,当前已有不少企业从金融科技中受益,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或许要数移动支付数字钱包等企业金融科技产品,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扫码支付”,这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改善了消费者体验。

“科学高效率的金融供给对于科技发展有‘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之效。”委员们认为,这突显出当前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研究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提案建议,当下中国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

所谓科技银行,通常是指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其优势在于,针对科技贷款,在资信条件和客户规模评估方面,条件并不苛刻,因而高技术企业能够便捷地获得科技贷款。委员们认为,这一模式的创新,使得针对科技发展的贷款资源供给更为行之有效,某种程度上,对针对科技发展的贷款供给不足进行了补充,有利于解决科技发展融资难问题。

事实上,在借鉴国外科技银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已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设了集专业性、灵活性以及政策导向性为一体服务于科技发展的科技银行。但在委员们看来,目前的科技银行在规模拓展、运行机制、业务模式、创新产品等方面仍然需要继续探索,从而使科技银行更加富有专业性,给予科技产业发展以更专业和更广泛的支持。

继续发展政策性科技贷款项目

委员们认为,在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的同时,政策性科技贷款项目的推进也不能落下。对于贷款市场而言,政策性科技贷款不仅能够弥补当前科技发展贷款市场商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能体现出政府的扶持导向,对贷款市场进行引导。

“当前,政策性科技贷款项目已成为科技发展在进行融资的时候至关重要的方式。”但在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该项业务仍存在局限性,例如,没有充分的金融资源,功能定位比较单一,运营过程也有待优化,在金融资源供给方面给予科技发展的支持较为有限。对此,应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性科技贷款项目的不足,帮助其实现有序发展。

无论是政策性贷款还是商业贷款,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数据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委员们指出,如果银行依托数据要素市场,合法合规获取数据,能够实现企业客户的精准画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普惠金融。

为此,提案建议,政府应加速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定价与确权、数据交易与流通机制,有序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赋能银行更加有效地开展普惠金融。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顾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相关阅读:
上海市长:将实施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