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腿好的老人不会走路了,会说话的变哑巴了,长护险出现“骗保”?
原来会走路的,现在走不动了;原来会说话的,现在装哑巴了。在长护险的评估审定中,这类“骗保”行为让评估人员哭笑不得,也让社区居民觉得不公平。
长护险制度自2018年试点以来广受好评,但这项惠民政策背后,也存在着种种待改进的漏洞,尤其在评估这块。针对这种现象,市人大代表胡余平建议在社区公示长护险申请人名单。
“擦身”为什么变成了“擦窗”
这几年来,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从1.0版、1.5版到2.0版,不断修订完善。
胡余平代表联系的社区是五里桥街道。“居民多次向我提到关于‘长护险'的困惑。”胡余平说,居民们反映,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没有为老人做失能照护,而是做起了打扫卫生的钟点工。“‘擦身’变成了‘擦窗’!钟点工劳务费支出每小时至少30元,而长护险只要6元。”算起这笔账,这些居民感到忿忿不平。
胡余平说,可以看出,这些申请长护险的老人并非迫切需要失能照护,比如“喂饭”“擦身”等。换言之,这些申请人实际上并未达到长护险评估标准。
那么他们是如何通过评估的呢?根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负责审核申请人书面条件,申请人实际情况由长护险派出专人上门评估。
“但是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与评估机构之间往往沟通不畅,容易导致偏差。”胡余平认为,这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不太了解申请人实际情况,但碍于情面和职责范围,只要书面条件达标便不深究。另一方面,评估机构仅凭一次上门评估,难以真正了解情况,很容易被申请人使了“碍眼法”。
在评估中,一些老人躺在床上便可蒙混过关,这种类似“骗保”的现象,在其他社区也曾发生过。在街道座谈会上,一位虹口区基层干部谈起类似的困惑:随着长护险评估标准提升,有些原来不哑的老人变成哑巴了,原来能下床走路的不会走路了,为了识破这些心机,评估组甚至采取突击上门的方式。
在社区公示长护险申请人名单
“长护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来源于医保资金,让护理人员来做钟点工,就影响了财政补贴资金的成效。”胡余平认为,护理效果评估环节是长护险基金的“守门人”,是长护险制度的关键环节,必须从源头上加以遏制,改进评估工作。
那么,如何来改进评估工作?胡余平认为,长护险应以失能老人为主要保障对象,从而区别于基本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护理,并应细化评估指标,以意识的自理能力和疾病的轻重为主要评估计量方面。他还建议,将长护险申请人名单在社区内公示,公示名单可张贴在社区公告栏或使用电子公告板,也可通过微信等方式推送,接受社区居民广泛监督。
“申请人是否失能,街坊邻居心里有数。”在他看来,申请人的街坊邻居往往最了解实际情况,若对公示的申请人条件存在异议,应当通过相关监督渠道向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反映。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有责任将居民反映的申请人实际情况,会同申请人书面材料一并提交评估机构,以便让评估机构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估。
护理员为啥变成了家政钟点工?胡余平认为,这也与长护险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关。目前,长护险的42个服务项目中,基本生活照料服务27项,常用临床护理类项目15项,其中像压疮伤口换药、静脉血标本采集等项目需求量并不高。由于护理员队伍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且缺乏体系化的培训和等级认证,接受服务的老人往往选择简单照护项目,有些甚至沦为陪伴聊天,造成资源的浪费。一些护理工作人员对长护险的理解也有失偏颇,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时常“跑偏”,建议加大护理员培训力度,尽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护理服务水平评价机制,规范养老护理培训,严格培训考核制度。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