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不想被定义为“硬核”的民警,如何让外籍居民产生中国式人情味?
今天,是周日,也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上海长宁公安分局虹桥路派出所民警陈波不仅没有休息,反而比平日更忙——
早上8点30分,陈波到分局参加升警旗仪式,重温入警誓词,跟同仁共同庆祝警察节。9点,他赶到古北家乐福,和所里同事一道展开“110”宣传日活动,包括向居民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交通安全法规以及禁燃禁放相关规定,一直到中午。简单吃个午饭,下午1点30分左右,他回到自己管辖的小区继续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期间,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晚上还要到电视台录制一档新闻节目……
在第一个属于警察的节日,从早忙到晚,陈波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沙哑,他却觉得“累并快乐着”。“‘警察节’的意义,不仅在提升警察自身的荣誉感、归属感,也能提升全社会崇尚法治的意识,有助于构建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忙的事情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值得。”
外籍居民很难搞?
陈波平时也很忙。
他所在的虹桥路派出所管辖古北地区,是上海外籍人士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面对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也要学习不同的语言、熟悉不同的文化,以便对症下药做好管理。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就在休息时找老师自学,行程满当当。
之前,陈波有过社区管理的经验,深谙跟社区居民打交道的法门。但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换到外籍人士众多的荣华社区,很难行得通。
陈波以噪音扰民举例。在他以前管辖的居民都是本地人的小区,如果发生噪音扰民事件,绝大多数居民会选择到邻居家敲敲门,请他们小声一点。如果对方不愿意,甚至因此派生出其他矛盾,那么还可以请来居委会阿姨、人民调解员乃至社区民警,双方相约坐在一起,请“第三方”当老娘舅,最后各退一步,皆大欢喜。这是社区管理的常态。
同样是噪音扰民,外籍居民根本不会出门,一个电话打到物业处:“请你们尽快处理。”等物业敲开邻居的门,对方却请物业转达:“如果嫌我们吵,请他们出示证明。”一句话就把物业给噎住了。物业不知怎么办,只能找社区民警帮忙。
对于这样的问题,一开始陈波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几次接触下来,他发现这些居民并非矫情,而是习惯如此,大多数人非常懂法讲法。正好,陈波也坚信“做好社区安全管理,不仅要会讲道理,也要讲法理。”
去年3月,上海防控境外输入疫情最吃劲的时候,陈波辖区的外籍返沪居民对居家隔离规定不了解。为解决这个问题,陈波没少花功夫。他一边联系物业、居委开展宣传工作,一边着手将上海的各项防疫规定翻译成中、英、日、韩文版的宣传册,涵盖进出小区信息登记、居家隔离规定、便民服务等服务信息,还特别罗列出针对防疫的部分法律条款,提醒外籍人士遵守法律。
经常跟这些外籍居民打交道,日久见人心,大家愿意听陈波讲的“中国式规矩”,也加深了对上海对中国的了解。
一次,一个外籍居民在微信上向陈波求助:他老婆跟小区边上的一家干洗店老板,因一件衣服被洗坏而发生纠纷。由于双方语言不通,又都在气头上,干洗店老板情急中拿东西砸向他老婆,还好没砸到人。陈波马上赶到现场了解情况。“这个居民要求干洗店老板道歉并赔偿,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在他调解下,干洗店老板真诚道歉,并作出赔偿。
原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外籍居民又找到陈波。“外籍居民竟然主动向我‘承认错误’,说他昨天态度也很不好,对干洗店老板感到抱歉,请我代为转达。我开玩笑说,他也有了‘中国式’人情味。”
“硬核警察”不得劲?
玩笑归玩笑,对于那些明显违反法律的事情,不管是哪个国籍的居民,陈波一视同仁,坚决禁止。
去年3月18日,一位小区居民的母亲来探视正在居家隔离的家人。准备离开时,被社区工作人员劝阻,陈波随即赶到现场处置。他明确告知老人,按照“一家一户”的居家隔离规定,对方进入居家隔离场所,就意味着需要与家人一同隔离。老人辩称“只待了一小会儿,不会有事”,执意要走。陈波板正面孔,严肃教育,“如果居家隔离人员感染病毒,你就是密切接触者,如果执意要离开,我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听到这些话,老人才同意接受隔离。
因为这段执法视频,陈波“出圈”了,被网友称为“硬核警察”。
对于这个称谓,陈波有自己的想法。“‘硬核’只是那个时刻我呈现出的面向,太片面了。而且这个词的调性是‘单箭头’的,不太喜欢。”他说,社区民警更应该像一个“双向箭头”,“对人要‘心心相印’,对事也要‘软硬得当’。”
去年6月的一个深夜,社区居民顾先生向陈波反映,他的车牌遭人用马克笔恶意涂改。陈波马上回到派出所,加班调阅小区门口的公共视频,从中找到了肇事者,竟是跟顾先生住同一个小区的耿女士。
两人之间有何过节,耿女士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天,陈波分别找到两人,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耿女士是一名爱猫人士,常常喂养小区的流浪猫。但顾先生觉得这些流浪猫经常扰民,曾当面阻止过耿女士的投食行为,还联系物业驱赶流浪猫。由此,耿女士对顾先生心生不满。那次,耿女士因家中遭遇重大变故,心情烦闷,偶然间看到顾先生的车,为了泄愤,就拿马克笔涂改了车牌。
“这事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造成更恶劣的后果。”陈波深知,一些居民间的积怨通常都始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及时调解、化解双方心结是关键。
陈波先征求了顾先生的意见,“开始顾先生觉得必须要严惩这种行为,我也理解。但当我告诉他耿女士的情况后,他也有所触动。“陈波的用心也感动了顾先生,他同意不追究耿女士的法律责任,但希望对方能认识到错误。
另一边,陈波也十分同情耿女士的遭遇。上门后,他先是像朋友一样听耿女士吐苦水,排解她心中的烦闷。一番诚恳交流,耿女士自己很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要向顾先生道歉。一来一往,陈波这个“老娘舅”成功让两人冰释前嫌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个社区就是一个社会,面对繁琐的矛盾纠纷和细碎的日常工作,这个年轻人有自己的心得:不管面对什么人什么事,“用心”和“公道”是不变的“通关秘籍”。
社区工作价值低?
1988年出生的陈波,从警前,当过兵,在当时的消防部队服役,还参加过地震救援。
退伍后,他开始创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度拥有三家实体店,“专门经营户外用品,因为我喜欢冒险。”
兜兜转转,他还是放不下制服情结,报考进公安队伍。“我舅舅和表弟在老家做警察,我很羡慕,他们也鼓励我。然后如愿考进来了。”
光看他的这些经历,很难想象,这个外表硬朗、作风雷厉的男人,大学读的专业竟然是中文——怪不得对一个形容词这么讲究。
立志从警的人,大多有个英雄梦。如果被要求扎根于社区,会不会感到失落?从办案岗位转到社区管理的陈波不这么认为。
这几年,陈波破过不少案子。比如前年跟同事到外地出差侦查近半个月,捣毁了一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窝点。“破案是很有成就感,但是破案不是警察的全部,哪个警察不希望‘天下无贼’‘天下无诈’?”
“作为社区民警,必须了解多方面的知识。”陈波说,社区民警应该成为多面手,否则很难开展工作。这是因为,办案子、管防范,在社区民警这里或许没有那么泾渭分明。“警察办案子像是西医,针对个案治疗;社区民警像是中医,讲究调养。”陈波深知,社区民警工作好不好,不是看破案多,而是看案发少。
“以前办案子面对的都是对象,现在面对的是社区居民,满满的都是正能量。”陈波说,在社区工作中,他收获着更多的东西。
前不久,因为接警,陈波又回到之前管辖的何家角社区。让他没想到是,小区阿姨爷叔见到他都叫得出名字,还说“大家都怪想你的”。那一刻,陈波“感觉太好了”,“居民都认识我也记得我,莫名有一种幸福感。”
就算不值班,有时吃完晚饭陈波也会到自己管辖的小区里散散步,跟居民聊天。各种社区安全宣传活动,他更是一场不拉,“希望能传播更多的法治知识给居民”。他也希望被更多居民认识,抓住机会就要向居民“推销”自己。“我希望能被更多的居民认识,这是获得认可的第一步,也更有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
陈波的微信里加了不少外籍居民,他经常主动发起聊天,交流内容不限于他的工作职责。比如,前两天他就跟居民说寒潮要来了,注意保暖,“这样既能拉近距离,也能锻炼外语能力,挺好的。”
陈波说,他还没做到“跑遍每家每户”,想在辖区搭建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有这么多事要做,有这么多事可以做,这名年轻社区民警的忙碌应该还会继续。在忙碌中,他也感受着工作的价值,收获着幸福。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