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原标题: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来源:河南大学

引文

贾岛有言:“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短短几句就将一幅秋意长安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令人魂牵梦萦。一花一木一世界,一城一人一故事,长安这座古城似飘零的细雪,漫天纷飞;又如平静的河流,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最是相忆时,烟花满长安,愿以把酒,只为你浅斟低唱。那就让我们在唐克扬的《长安的烟火》中一起梦回长安,遍尝人间烟火。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新书信息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长安的烟火》

唐克扬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作者简介

唐克扬,建筑师,写作者,作品见于《上海文学》《今天》《中华文学选刊》等。出版有小说《长安的烟火》《长安的传奇》《树》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建筑学者唐克扬的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录了《画境》《古花》《升平古镜》等十来篇短篇作品。作为建筑和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者,作者视角独特,文笔出众,故事构思巧妙,反映了其对生活、对世界的独到观察。作者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之中,为文字增添了独特的空间感,兼具智性与历史的厚重。

心得感悟

翻开《长安的烟火》,仿若向我们打开了一扇勾连时空的窗,展开了一幅长安画卷:秦地故郡;骊山北构,渭水空澄。千年长安如梦,倘若梦中轮回前生。捧一杯黄土,去细数往日的悠长,他们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而对于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我们而言,长安始终是个无限追忆的词语,是我们还能够追溯的过去,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在唐克扬细腻的笔触中,长安的历史与现实层层交叠,实在与幻象倏来忽往,精巧而自然,情怀幽远而又落笔沉实,令人耳目一新。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长安本来就是一座伟大而神秘的城。说伟大,是因为其中隐藏了太多的事迹,或者故事;说神秘,因为岁月已经让这些故事褪色甚至消亡。

而在唐克扬的《长安的烟火》中能让你看到自己的长安,曾经的长安,带着历史独特的韵味,如同一位老者向你娓娓道来那段布满记忆的历史文化,正如书中所说的:“在长安这座城里,一年的光阴记录的不再是转瞬即逝的时间,而成为古老生活永远停驻的一刻。”

长安城里,生生不息的人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他们一直生活在那座“城”里,带着历史的色彩,即使被历史所掩埋,但仍熠熠生辉。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唐克扬先生将自己的建筑研究与设计经验,融入到作品之中,塑造出不同于当下一般小说家作品的独特空间感。

《长安的烟火》前一半章节梦回长安,坊市整齐,城池起北辰。开阔的朱雀大街一路向阳,恢宏壮阔,观旌旗飞舞,闻钟鼓长鸣。宫殿楼阙之间纵横捭阖,方寸之间取尽天地之美。既带给人们艺术审美的享受,同时又从哲理的角度审视着这座与每个中国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通的古城,正如书中所说:将“过去”浸入新的美觉和知觉。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长安的烟火》后半部分采用现代的笔触融入了建筑的研究与设计,体现与前半部分不同的现实特点,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建筑的思考,也带给我们深切的感悟。

在这本书里,随着唐克扬先生,仿佛走进了一个建筑与文学相碰撞的世界里,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世界,去体验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字的魅力。从而拥有纯粹的向往与追求内心价值的力量,在穿越千年的历史隧道里不断求索。

美文摘要

“我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弗雷德里克说,“关于时间的问题”。

“刚才你说的长安,其实并不是一个静止如水的世界,当通过你的口,它的气息终于可以传到地球的这一端来时,我感觉已经过了千年!你提到的那些时间里的人的遭际,现在都还依然存在吗?”

您问得好。在长安,四季是一个轮转的圆,不是一根扯直的线。

春天是一个通俗的季节,全城的人们都会涌出城去游乐,这时候,长安罕见的是一座空城,空而不寂,四条水渠都开了河闸可劲地流,地气旺盛,因此城门大开。城角东南,曲江的万千花树之间,满地是黄额朱靥的仕女,像是守了一辈子活寡的诗人们,眼睛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儿搁;如茵的芳草间,席地而坐、耍着双陆围棋的是公子王孙和他们的清客,有钱的人押上钱,没钱的人押上自己的运气,一切都乱了套。在夜晚,一切又恢复静寂,湖上的明月,打开了所有看得见它的人们的心扉。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夏季,渥暑使树荫笼络了大地上的一切,官署里的官吏们都除去了衣衫办公,只剩下腰间一条遮羞的粗布,从长安四围的大道上,谎报军功的檄文雪片般地飞来,要钱粮的胃口随着气温而高高涨起,岭南的贝母,陇右的陈谷……东都的牡丹花会走失了儿童数十人,西市的旗亭等着修理,有待打造的名册、清单和文书堆得小山一般,今年一年怕都清理不完,虚骄的内心,在极度的暑热中像被太阳晒焦的叶子一样蜷曲起来。夜晚,在寂静的坊墙之内,人们喝着泡了数通寡淡无味的茶——轰然一响,锁着浩繁卷册的沉重大木柜,却莫名其妙地倒了,园中一切绿的东西都开始变黄。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秋季,人们开始懊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懊恼,有人为减了俸苦恼,有人想念陷在贼中的美丽小妾,有人为佶屈聱牙的字谜里的空缺而嗟叹不已。在城南马粪涂满草莱的荒野中,有一个行将老去的人,他看到的是乐游原上的夕阳,落日是那么的圆满,微风中,从渭北到江东,帝国金色的庄稼都在被忙碌地收割。可他已经感到生命的沉沦,它沉向远方不可挽回的命运,那些命运,长安的子孙们将一年一年地受,这沉沦在秋天长得像是没有尽头。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冬季,长安城中降下了纷纷的大雪,园中,再无人去坐的小亭孤悬在水中,像是一座即将下沉的岛,写给情人们的甜蜜的诗篇已经褪色;炕火烧灼的墙壁上的墨迹下,却常有奇怪的斑驳的花纹浮出,像是铜器上难以解读的铭文,引人遐想,使人困惑:博学的儒生在上面看到了上古圣人的训诫,而因爱情而沦落的,再也出不了这座城的人们,却把它夸大成自己前生今世的传奇。对于瑟瑟发抖,缺薪少炭的穷人们而言,他们关心的问题却再实际不过了——炕火再也点不燃了,他们是否还可以在这个冬季幸存?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这四季不是四个分明的时节,它们其实是一座城市里的一年,这一年不是浩淼光阴中的转瞬,它们其实是古老生活永远停住的一刻。

现在到了谈谈时间的时候,当你意识到了那些别样的处所,你一定会同时感受到和它们系在一起的时间,对,那不是一具有发条的时钟,它是时间,单纯的时刻是没有意义的,时间还要加上人们的遭际,那就是时运。

在长安,鼓是公共的时间,而钟是私人的时间,而后者交给一个最缺乏生命的人来保管。每当昼夜交会之际,钟楼上的老宦官走到沉香阑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城垣外即将西沉的落日,好在它开始迅疾坠落的刹那,准确地挥动手中的紫檀木锤。那声音其实很轻,但它会让某一个墙外的人听到,那在高高鼓楼上的鼓手,立刻抡圆了胳膊,击响威风八面的街鼓。第一声催促的街鼓,就像一颗投进水潭的石子,水的波心不动声色地向外扩散,在城市的中心,每一记鼓声响过时,黄昏的阳光便掠过一个街区灰色瓦片下的檐角,当最后一声钟鼓响起的时候,全城都已经沉入静寂。

这城的烟火已燃了千年!

在晚钟敲响的时刻,街鼓让所有人听到了催促,停止了手中活计的疲倦的普通人们,在奔向属于自己的那张破床榻的路上,已经停止了所有的思想。四围是一片寂静。没有多余的声响,甚至也没有类似老北京那种“萝卜赛梨辣了换”的吆喝声,只有屋檐的滴水声,在古池塘里发出很大的回声……

大多数时候,钟鼓照旧,日常生活的秩序依旧,鲸钟隐隐,鹤鼓冬冬。清晨里坊的大门口,照旧挤满了等候坊门开启的人群,在那个时候支起炉火的炊饼铺子的生意总是最好,在那时候,最轻薄诙谐的言语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涌出门去的那个饱满的时刻,一片闹哄哄暖洋洋的光明,长安又即将为盛大的生活所充满。

本期活动

留言点赞前五名将获得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长安的烟火》一本,你对这本书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吗?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吧!

上期获奖名单

@华艺

@燕无歇

@笔墨纸砚

@茗念

@浮生余火莲

恭喜以上五位

获得《元代咏物诗研究》一本!

相关阅读:
因家庭问题心存积怨,广东汕头一47岁男子持刀砍死女子被抓获 新警察故事|父亲问,能不能买颗子弹,枪毙戒毒所里的女儿,民警听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