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港媒综述:乡村振兴关乎中国发展全局

港媒综述:乡村振兴关乎中国发展全局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习近平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他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引起境外媒体高度关注。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4日发表题为《振兴中国乡村地区是习近平的下一个优先事项》的文章称,数十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一个始终如一的信息:中央重视广大农村和居住在农村的超过5亿人口的重要性。

文章称,在大约一代人时间内,中国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从公路到电力;基本医疗和养老计划已覆盖大多数农村居民;“极端贫困”在中国广大农村已经被消灭。与2000年比,情况已有极大改善。

文章指出,尽管如此,农村仍然是薄弱环节。

文章称,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巨大的城乡差距无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无助于实现中国新近实施的“双循环”战略。

习近平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他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文章指出,在北京宣布取得消灭极端贫困这场战斗胜利之际,中国现在将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更宏伟的计划取而代之。

文章注意到,这一新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粮食供给绝对安全的追求。北京似乎一直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即中国不得不完全依靠国内产量来养活14亿人口。

此次会议上作出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决定是,中国把粮食安全列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

此外,香港《明报》1月3日发表题为《“一号关注”重心转移三农不能再拖后腿》的文章称,过去数十年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问题,让其成为内地“一号关注”。上周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仅最高领导人参会发言,还用了“重要”、“紧迫”、“必须”、“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等诸多强力词汇形容来年工作部署,并提出工作重心的历史转移。中共高层为何尤其重视今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会议表面上是部署“三农”工作,实际上关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文章指出,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三农”不能拖后腿。

文章称,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会议确立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正是中国对“三农”工作的新谋划,也是下一步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

资料图片: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近年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图为2020年12月31日该县农民展示采摘的蘑菇。(王晓摄)

资料图片: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近年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图为2020年12月31日该县农民展示采摘的蘑菇。(王晓摄)

【延伸阅读】新媒观察:农家乐助云南农村走出贫穷

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24日发表题为《农家乐旅游形成新气象交通改善助推云南农村走出贫穷》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傍晚时分,金色阳光穿透重重云雾,洒落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老姆登村里。村中观景台上的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眼前美景。

这个海拔1800米的小村庄,拥有傲人的自然风光,聚居着能歌善舞的怒族人,却曾是中国少有的深度贫困地区。老姆登村所在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曾有超过七成人口是贫困户。近年来,随着当地公路通车、机场启用和配套设施改善,大山里的少数民族也走上旅游致富之路。

中国官方上周组织20多名中外记者,到云南考察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其间也前往有“中国最美村镇”之称的老姆登村。过去这里交通不便,旅游产业难以发展,村民们长期靠种植玉米和茶叶维生。如今全村已有20多家客栈,年旅游收入达300万元人民币。

老姆登村最出名的150客栈,取自老板名字郁伍林的谐音。45岁的郁伍林曾被选派到上海表演怒族歌舞,是村里少有“见过世面”的人。他在20年前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客栈,在接待背包客的同时推广怒族文化表演。

郁伍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到访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三年前又增开了第二家客栈,也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推广老姆登村,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为发挥区域旅游优势,带动更多地区脱贫,云南去年起开始打造总长3200公里的“大滇西旅游环线”,覆盖怒江、大理、丽江、迪庆等13个州市,串联起沿线上千个旅游资源点。不过,如何在此基础上突出各地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重复,则是当地政府要思考的问题。

大理永平县龙门乡的大坪坦村,就在2004年决定改种茶叶,在这片海拔2400米的高地打造“离天空最近的茶园”。村党总支书记杨育志介绍,这里是全州唯一没有水田的行政村,原本长期种植玉米和苦荞,近两成农户为贫困户。当年许多村民不愿种茶叶,杨育志和几名干部带头承包了几亩茶园,村民们发现种茶收入比种玉米要高后,相继加入茶农行列。

如今大坪坦村生态茶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成为全中国最大的佛香红茶园,茶农每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当地也举办“谷雨春茶节”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随着茶叶和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一些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乡创业。

51岁的董世奇外出打工近20年后,在2018年回到大坪坦村,承包了50亩茶园,还把自家院子改造成农家乐民宿。他别出心裁地把茶叶融入餐食中,自创了红茶米饭、茶香排骨、凉拌茶叶酥等菜品,配上自己酿制的茶叶酒,组成一桌丰盛的“茶叶宴”。

董世奇受访时坦言,年轻时由于缺乏技术,外出打工只能卖苦力,一年最多能赚8万元。现在靠种茶、酿酒和农家乐,年收入翻倍到20万元。

民宿目前只有两间客房,董世奇接下来打算在茶园上方加盖客房,并增设暖气,这样一年四季都能接待游客。他还计划到其他旅游景点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得好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复制,但可以参考他们的经验,让更多人愿意来这里,来了以后住上更久,我们就能赚更多钱”。

老姆登村拥有傲人的自然风光,聚居着能歌善舞的怒族人。图为怒族表演者们以群山为背景表演当地歌舞。(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老姆登村拥有傲人的自然风光,聚居着能歌善舞的怒族人。图为怒族表演者们以群山为背景表演当地歌舞。(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2020-12-25 11:58:38)

【延伸阅读】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如何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给出答案——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1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介绍,针对部分产地农产品滞销卖难,部分销地价格波动等问题,农业农村部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明确把防疫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作为今年“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明确责任分工,逐项打通制约“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的堵点和难点。

二是开展产销对接。2月17日,也就是昨天,我部组织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活动,促进采购主体与产区有效精准对接。

三是组织批发市场积极采购滞销果蔬。截至目前,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组织多家批发市场累计采购海南冬季瓜果菜1.8万吨,广西果菜2.1万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牵头成立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武汉在市外设立了5个安全通畅的接驳站,下一步将组织批发市场加紧采购滞销鸡蛋。

四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一方面,积极搭建农产品线上平台,比如我部在官网上发布了三批农民合作社蔬菜类产品供应信息,北京市搭建了全市农产品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广东省建立了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网络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电商企业作用,加大农产品推介销售力度,已有阿里集团、拼多多等多家电商企业都开展了爱心助农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另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都是生活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这些单位已经联合或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部门配合,指导各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推动,保障菜篮子产品的顺畅供应。

一是组织主产区及时把成熟的蔬菜采收上来,针对当前蔬菜生产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指导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互换用工、错时错峰作业。同时,鼓励各地对蔬菜规模经营主体用工环节给予适当的补贴,优化务工人员管理流程,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

二是推动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通过设立公开电话,畅通问题的反映渠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点对点地调度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推动解决,努力把蔬菜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谢谢。

潘文博还表示,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速组织成立部内领导小组,专门设立“菜篮子”产品保供组。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的统一安排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加强统筹调度。多渠道、多层次调度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设卡限行、阻断交通、阻碍“菜篮子”产品出村进城等突出问题,推动出台并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会同有关部门努力逐项打通制约“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的堵点难点。二是加强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制定发布蔬菜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品种开展技术指导,同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病虫害防控。三是搞好产销衔接,组织协调广西、海南、山东、河北等蔬菜主产区与武汉等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建立“一对一”保障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发布2700多家农民合作社蔬菜供应信息,在“国务院客户端”这个平台上上线查询服务,促进产销对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继续推动各地毫不放松地抓好蔬菜生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

(2020-02-18 17:37:43)

【延伸阅读】美媒文章:中国亟待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11月30日发表该所研究员黄天磊(音)的文章,题为《要想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中国需要加大对农村青年的投入》,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震惊,并推动其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能否进一步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还是会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斯科特·罗泽尔和纳塔莉·黑尔合著的《看不见的中国:城乡差距如何威胁中国崛起》指出,中国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可能将无法得到充分助力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这本书的中心主题是,中国正面临一场悄无声息的人力资本危机,如果不及时改变政策,就可能阻碍其通往高收入经济体的道路。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中国如今的人力资本水平远远落后于成功的现代化经济体在迈向高收入阶段之初的水平。中国目前只有约30%的劳动力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是所有中等收入国家中最低的。

这在过去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中国可以搭低工资制造业的顺风车,轻松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经济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不断降低。这种“人力资本收益与人力资本需求之间的时间不一致”现在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主要障碍。

解决中国人力资本危机的关键在于农村青年,他们构成了中国未来劳动力的主体。中国农村地区遭到系统性忽视,不仅大多数外国观察人士没注意到,甚至连中国城市精英也几乎不关注。但中国这个“看不见”的部分将决定其经济的未来。

中国有缺陷的农村教育正在为危机推波助澜,而若干挑战正在阻碍发展。在中国,尽管小学到初中的教育是免费的,但许多农村青少年仍会受低技能工作报酬的诱惑,并因此放弃能增加他们未来收入的额外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念完初中的孩子来说,高中学费超出了他们家庭的承受能力。罗泽尔和黑尔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给农村家庭提供有条件的现金资助,让孩子继续学业。

职业教育是罗泽尔和黑尔分析的中国另一个紧迫挑战。他们发现,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职业教育制度受到糟糕的教学和过时的课程困扰,学生们的就业前景只比那些刚刚走出中学的学生好一点点。职业学校的辍学率平均高达33%,这并不奇怪。罗泽尔和黑尔提出了改革这些学校的建议,他们提出学生需要掌握学术技能以适应中国新经济所需,要求在职业学校教授学术技能,并扩大学生进入高中的机会。

(2020-12-08 11:41:01)

相关阅读:
北京丰台通报16家履行防控主体责任不严的餐馆、美发厅和便利店 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十强!天大2020海外网络传播力在内地高校中位列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