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高原沙海传递精彩

原标题:在高原沙海传递精彩

新华社拉萨1月2日电(记者唐弢、贺书琛、孙哲)格珍祖祖辈辈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雄巴村,过去她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只为生计忙碌。

2000年的春天,对格珍一家来说,格外值得纪念。县广播电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架设太阳能板、竖起发射塔台,几天的工夫,村里就传出了广播电视的声音,村里的老老少少围坐在小小的电视屏幕前,满是“新奇”。

在随后的日子里,听广播、看电视渐渐成为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同时,广播电视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广播电视里学会了不少致富的好经验、好方法。”格珍说。

从珠峰脚下到广袤草原,从藏北高原到绵延沙海,随着广播电视逐步入村入户,越来越多的边远地区同样上演着雄巴村的故事。边区群众形象地说,政府为他们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嘉尔嘎勒赛汉镇的牧民铁木尔巴图,自从2016年看上由微波传送的当地电视新闻后,几乎每天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以前我们要根据临近的宁夏地区天气预报来估计本地天气,现在可以直接看到我们乡镇的天气预报了。”铁木尔巴图说。

为了保证阿拉善地区传输发射设备稳定运行,负责运维的腾格里广播电视中心站每个月派出两人对发射台进行巡检,每次巡检用时三四天,路程超过1000公里。由于戈壁地形崎岖难行,工作人员经常要将百余斤重的设备和电池徒步背上山。“大敖包山坡陡接近30度,开着车只能看见天,车经常卡在半山坡,我们自己背着设备走上去。”腾格里中心站副站长何志刚说。

在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叶城县阿克塔什镇,这里的居民同样对能看电视、听广播的生活充满期待。为了让各族群众能够及早看上电视,2018年起,叶城县广播电视台的干部职工冒严寒、顶酷暑,天不亮便开始施工,日落后则开车灯“夜战”,分两批为当地3000多户群众安装了户户通和地面播设备,确保卫星和地面本地信号全覆盖,并在安装完毕后为每户群众耐心解答使用事项。

“多亏了他们,现在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可以坐在餐桌前看电视节目。”从洪水灾害多发的棋盘乡喀拉硝村迁居于此的群众吐拉麦提·吐尼亚孜说,“就算电视有了故障我也不怕,在我家不远就有维修点。”

如今,更为欣喜的是,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边区群众从原有只能收听收看几套广播电视节目,转变为每家每户都能收听收看到20至50多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

“我们通过微波把互联网传送至无人站,利用物联网,远程控制温度、开关、摄像头,遇有故障时,可远程切换备用发射机,保证电视节目高质量播出。”阿拉善盟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台副台长杨成说,“每个无人站的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成本仅为600元,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运行状况。”

“不管是我儿子喜欢看的动画片,还是我爱看的新闻节目,现在都可以收到。”格珍说,“不仅如此,我还通过学习电视上专家教授的技术,开办了青稞加工厂,年收入上万元。”

在高原沙海传递精彩。西藏普兰中波转播台台长达娃次仁表示,不间断、高质量的节目播出,使得当地百姓能够及时听到党的声音,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纠错】

沈阳:皇姑区明廉路部分区域设置为重点管控区域 井冈山神山村:振兴路上有三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