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原标题: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停课不停学、耕种满田畴;

春耕大地书写“农”字答卷,脱贫攻坚战场铺展育人新篇。

“收官”、“开局”——

智慧农业孕新机,“云”上变局开新局;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不负强农兴农使命;

在各项改革中破教育固疾,在耕读教育中立时代新人。

让我们一同跟随镜头,

看看这一年里,

我们的欢笑与泪水、别离与重逢;

细数这一年里,

我们的到达与启程、跨越与出发;

一同回首,

在这特殊的2020年,

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山重水复终有路”,

又将如何重整行囊、阔步高歌、奔赴另一座远山……

2- 4月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学校将师生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校领导第一时间走访慰问留校师生,确保后勤保障各项工作万无一失;书记校长走向新闻发布前台,变“面对面”为“屏对屏”,汇聚师生共识、凝聚“南农信心”,让“诚朴勤仁”校训精神在疫情淬炼中升华。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在科研一线,专家教授坚守社会服务,停课不停耕,用所学所研反哺春耕大地,把爱和责任浇灌“田间课堂”。在教学一线,老师们停课不停教、教学不断线,学生们停课不停学、网断学不断,农田空地支个板凳就能学。大家或走向志愿服务一线,或就地服务春耕,让青春之光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4- 5月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4-5月,学生分批返校;

图书馆、食堂、灯光球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被子和我们一样,期待久违的阳光;

我们在秩序井然中迎接这来之不易的寻常。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6月

6月16日,南京农业大学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线如约开启,4139名本科生、2947名研究生通过网络直播“进场”、云端“亲历”了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各学院学生代表与主会场实时互动,完成了承载这一届学子青春与理想的毕业仪式。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6月,2019十大引领性农业科技:南农大智慧农业研究院领衔的“北斗导航支持下的小麦无人收获技术”震撼发布,小麦收获机这个“铁疙瘩”装上了“智能大脑”,全程助力夏粮丰收,铺展智慧农业的未来图景。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7- 8月

研究生院建院二十周年,南农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院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受益者齐聚一堂,回顾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经验,共探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新”遇南农、“星”耀南农。2020南农录取通知书惊艳亮相,360度环视全立体设计,涵盖学校五大学部与学科亮点,俯视犹如一颗五角星,与主楼的“星”交相呼应,寓意启程摘星、收获璀璨,让新生大呼“爱了”。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科技助力脱贫、教育插上羽翼。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将研究生工作站“搬”进大山,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下田头、接地气,脱贫攻坚“大战场”变立德树人“大课堂”。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9月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9月10日,学校隆重举行第 3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对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立德树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高规格礼赞教师。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终于等到你!9月12日,4400余名“新秾人”陆续来校报到,他们作别叮咛、启程摘星,主楼前的星光走廊,寓意每一位拿上通知书、穿过走廊的新生,都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稻可“道”、非常“道”。9月22日丰收节当天,一堂以“尊稻”为主题的特色思政课在教工食堂开讲,师生们围坐餐桌前,听南农大水稻栽培团队从微视频《秾味思政·尊稻》说开去,讲述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0- 11月

金秋10月,一支小口红“横空出世”,菊花遗传育种团队将产业链延长,切中消费者对于植物提取农产品的健康诉求,采集野生种质资源、提炼天然色素与独特芳香,研制菊花口红,产品一头连着都市、一头衔着深山,带动定点扶贫当地企业共享产业红利。恰逢深秋赏菊与校友返校,“菊花口红”一经推出备受推崇、一支难求。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任首席代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农科首任主任、中国科学社和中国农学会主要创建人邹秉文先生铜像落成揭幕。透过铜像,先生深邃的目光,跨越百年的时空,穿透校园的轴线,从历史最深处把过去与未来相连。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0月20日校友返校日,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任卓璇是今年校庆返校日志愿者,她的父母也都是南农校友。“滴~”,一家三口刷通“虚拟校友卡”,穿越时光,写下了两代南农人的回家故事。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0月 31日,金善宝书院2020级新生大会召开,书院模式融合了荣誉教育、通识教育与书院文化,实行科学选才、动态管理,作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的“试验区”。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2月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农业奖在南京农业大学揭晓,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颁奖典礼上,2018年GCHERA世界农业奖获得者、2020世界粮食奖获得者Rattan Lal在致辞中表示,应以农业为桥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人与自然的健康稳定关系。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2月13日,为纪念第七个国家公祭日,青年学生通过火炬接力、秉烛默哀等方式,用青春之火点亮信仰之光,在系列纪念活动中学“四史”、怀先烈。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首桩启动!12月19日,随着旋挖钻机的轰鸣,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项目第一根桩基启动,我校新校区全面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2月23日,一堂以“大学与大地”为主题的“四史”教育公开课在校史馆开讲,“四史”教育生动、有“校”。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12月24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来学校作先进事迹报告,向千余名师生讲授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引发热烈反响。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年关将至、年味渐浓。12月20日,食品科技学院联合后勤保障部举办“南圆北饺”冬至特别活动,将光盘行动和传统习俗相融合,让同学们在体验传统文化中自觉美好“食”光。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变脸、皮影戏、传统插花、捏面人、猜灯谜……12月26日晚,一场充满年味浓浓的游园会在浦口校区上演,同学们感受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镜头下的南农这一年

“你想拥有怎样的2021?”

是这场游园会上展示的“魔盒”。

也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即将到到来的新年的叩问。

新的一年会怎样?

新的一年无限可能。

2020,山重水复终有路,

2021,背上行囊再出发。

山不过来,我们过去!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策划|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图片来源|党委宣传部王爽

中新社泱波

相关阅读:
听!老乡话脱贫 上海有5例确诊病例今日出院 共计1405例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