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产业转型:山西在“老传统”“新花样”上下功夫

原标题:产业转型:山西在“老传统”“新花样”上下功夫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在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碳化硅生产车间,白色的长晶炉一字排开,碳化硅晶片正在里面安静“生长”。作为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这样一片厚度只有0.5毫米的碳化硅晶片,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前景。今年2月底,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

长期以来,我省一煤独大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如何破解“兴于煤,困于煤”这一难题?“产业转型要在‘老传统’上做文章,更要在‘新花样’上下功夫。”省工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占祥表示,我省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围绕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全力构建创新生态,加快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

煤、焦、冶、电是我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转型的主战场。近年来,我省不断挖掘能源资源基础雄厚、电力充沛等比较优势,对基础产业改造提升,也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10月22日,我省正式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交易,首场交易成交总电量53.33亿千瓦时,达到了用户终端电价0.3元/千瓦时的预期效果。这是我省依托煤电资源优势打造电价“洼地”,实施优势转换战略的开端。

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我省大力实施优势转换战略,把煤炭优势转换为电力优势,把电力优势转换为电价优势,把电价优势转换为聚集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优势,以电价“洼地”打造产业转型“高地”。

山西是能源大省,煤炭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为此,我省持续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以5G通信、先进控制技术为牵引推进智能煤矿建设,推广实施绿色开采技术、安全保障技术,打造一批标杆示范矿井。目前,已有10座煤矿、50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开展智能化建设试点。

同时,积极探索“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利用方式,推动煤炭由传统燃料向新型材料转化。太钢1800吨军民两用T700、T800碳纤维、中国电科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在做好煤炭大文章的同时,我省实施“5432”制造业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优势转换战略,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5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现代煤化工、数字创意等4个有望突破千亿产业提速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建材、特色轻工等3个有望突破千亿的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推动焦化、钢铁2个千亿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用足用好25亿元省级技术改造资金,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产业示范意义突出、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的项目。此举旨在助力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两大攻坚战,实现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构建。

与此同时,我省打造一流产业创新生态,围绕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清单化项目化方式重点选择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进行引领突破,精心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子系统,进而示范带动全省域、全领域一年架梁立柱、三年点上突破、五年创新生态基本成型。目前,在半导体产业集群方面带动来晋投资的产业链项目,培育省内第三代半导体设计、装备制造、芯片、封装开放平台,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在信创产业集群方面,依托龙头企业项目,加快引进一批领军企业协同攻关,构建完善的一体化信创产业链条;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集群上,引进新的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整合我省优势,打造大数据服务链条,建设全国重要的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集群。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2021年是我省“转型出雏形”开局之年,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我省还要努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工艺装备升级,从本质上提升传统行业环保水平,坚持走工业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何找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平衡点”?省发改委党组成员马双喜表示,两者须同时发力,“发展新兴产业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保持传统产业稳定发展,则为山西省转型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如今的山西,依托充沛的电力供应,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从“输能源”转向“输算力”。上半年,我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约合服务器能力近220万台,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区域每万人拥有机架资源、每亿元GDP机架资源等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我省聚焦半导体材料、碳基新材料、合成生物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领域,补齐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短板,高起点发展新材料技术和产业,手撕钢、碳纤维、碳化硅、气凝胶、石墨烯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王龙飞)

相关阅读:
印度前国安官员:美国仍觉得印度对华态度“骑墙” “慈善情暖万家、关爱退役军人”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