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原标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活跃着一支“小红土”宣传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在集中学习培训后,走向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致富经验等。图为近日,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与居民交流,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大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勤于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截至11月23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中国将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据统计,全国向农村社区共派驻了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这些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善于直面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在扶贫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才干,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为民解忧,聚精会神抓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成长。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最直接,发现的问题最实际。领导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把握群众所思、所急、所需,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本领,需要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调查研究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要带着感情去调研,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只做个“二传手”,要搞清楚、弄明白,有些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对群众作出解决问题的时间等承诺,让群众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和期待,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问题的解决,兑现承诺,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要经常学习贯彻上级组织下发的各种文件。这些文件常常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而制定和下发的,反映了党和政府在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干部要通过学习了解到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方针,在自己的层级把问题解决好。群众可能会通过上访、举报等方式反映一些问题。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干部也会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新媒体发现自己所在部门、领域、单位存在的问题。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上级有关部门转发的问题、上级领导批示的问题、通过媒体揭露的问题,领导干部同样也不容小觑,要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敏于思考,在思考中分析问题

贫困群众脱贫后,帮扶政策会变吗?对此,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帮扶措施不能“急刹车”,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前不久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提出,下一步,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初步考虑是在西部地区已经脱贫摘帽的县中再选择一部分困难的县,增强这些重点帮扶县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按照中央要求,现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在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对脱贫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进行完善调整。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分析、深入研究实际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要破除各个领域既有的阻碍发展和进步的体制机制,就要创新和完善新的体制机制,对于少数干部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要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铆紧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到事物的规律性、倾向性和必然性。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苗头倾向。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解决问题,必须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要利用一切偶然的因素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并尽可能地避免和削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协调。必须抓住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在做好疫情防控,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目前,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强大的修复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每逢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经济工作、分析经济形势、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在“十三五”期间,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瞄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和短板,一系列工作紧密部署。对民生关切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一年年推进、一件件落实。始终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打赢三大攻坚战、扩大有效供给、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断出实招、出硬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党的坚强领导是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凭借这一政治优势,我们党能够及时回应人民的强烈期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不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实际问题,只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就能够做到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鼓励干部群众创新,善于集中干部群众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只有将群众智慧转化成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才能真正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要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要使人民群众争相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样社会就会充满生机。政府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劳动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既会让“言必合法,行必守法”成为一种执政风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也会使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四个方面。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调整和规范在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为改革者提供法治保障。进一步规范改革者的改革行为,为改革者更好地大胆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用法治的方式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规范社会分配方式,统筹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组织调解等之间的纠纷联调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法制教育、法律援助、行政处理、劳动仲裁、司法裁判和信访工作等有机对接,健全“大调解”格局,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办事,不断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要运用大数据解决民生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就业、医药卫生、住房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弥补民生短板;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民众。【洪向华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

相关阅读:
商务部: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87亿元 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我省各部门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真抓实干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