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东区为“小微权力”上锁

原标题:城东区为“小微权力”上锁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紧盯看牢“小微权力”,今年以来,城东区纪委监委结合辖区农村实际,不断推动监督力量下沉一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真正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到群众“触手可及”的地方。

——健全清单。紧盯与群众接触最频繁、最直接的村“两委”干部的权力行使,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微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城东区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启动仪式上,将清单和流程图装入“明权袋”大礼包,向15个行政村共发放1000余份,使村民和上级监督有了依据,有效督促村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建立平台。运用“互联网+”模式,建立集公开、监督、执纪、问责、决策于一体的“城东区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大数据”平台,将所有涉及村级“小微权力”服务事项、三务公开等通过平台向群众全面公开,通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问责,利用“清廉乡村”信息化系统,有效降低乡村基层廉政风险点,推动乡村治理模式新转变。

——明确责任。在前期制定《城东区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将清单建设延伸至村居,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格局,为主体责任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从政策落实、工作作风、思想政治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入手,细化完善村级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负面清单,结合实际情况详细罗列现行制度明令的10条禁止事项。

——拓宽监督。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问题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彻底铲除优亲厚友、侵占挪用、雁过拔毛等问题滋生的土壤。同时,通过在村(社区)中聘任147名廉情信息员、设立“阳光评廉”二维码等方式,织密织牢村级监督网络,在村(社区)逐步完善“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一体化模式。

涉案金额近100亿元,河北保定破获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 “疫情下的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