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媒:尽管美国百般阻挠,中国还是取代美国,成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原标题:美媒:尽管美国百般阻挠,中国还是取代美国,成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随着新冠疫情扰乱美国,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反弹,中国在第三季度超越美国,成为欧盟头号贸易伙伴。美媒评论称,尽管特朗普咄咄逼人,华盛顿试图阻止全球伙伴与北京做生意,但欧盟从中国的进口仍在增长,而美国的进出口却大幅滑坡……

两个“最大”

欧盟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9个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为4255亿欧元,同比增长3%。与此形成对比,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额萎缩至4125亿欧元,同比下降10.5%。

欧盟称,这一变化主要源于欧盟从中国的进口增长了4.5%,而出口保持不变。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则在进口和出口两方面都出现10%以上的显著下降。

“这是中国第一次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上周指出,欧洲购买个人防护装备促进了中国的货物出口,在第三季度中国从欧洲的进口也有所增加。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为欧盟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中欧贸易为双方合作抗疫提供巨大支持。

无独有偶。英国《泰晤士报》上周称,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英国从中国的进口首次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中国首次成为英国最大进口伙伴。

数据显示,中国过去通常是英国第二大进口伙伴,每年向英国出口价值约450亿英镑的商品,比德国少200亿英镑。然而今年二季度,英国进口的每7英镑商品中就有1英镑来自中国,中国商品在英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升到13.4%,其中纺织品(比如医用口罩)、家用电脑等电子产品(用于远程办公)大幅增长。

有评论称,疫情期间,英国普通家庭把更多钱用于购买商品而不是服务上。

一抹亮色

上述排名变化发生在全球经济、世界贸易遭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之下,殊为不易。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挫,供应链中断、需求被抑制,今年世界贸易预计将收缩近15%。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国内市场迅速反弹,中欧贸易今年夏季逆势增长,成为阴霾中的一抹亮色。“这对中国和欧盟都是好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上周在回应双方贸易增长时表示,欧盟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如今中国反过来也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充分显示了中欧经贸关系的韧性和潜力。

过去两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冲击全球贸易。有评论称,中欧贸易之所以能逆势增长,得益于良好的双边关系和互补的经济优势。合作共赢,始终是双方开展经贸合作的主基调。截至2019年的近40年里,中欧贸易规模增长了250倍;自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上升,为保障沿线国家物流畅通、物资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一系列重大双边和多边挑战清楚地表明,无论是在贸易、气候、技术,还是捍卫多边主义方面,中欧伙伴关系都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今年6月中欧视频峰会结束后发表讲话称。

五味杂陈

不过,中国和美国对欧贸易额的此消彼长,也让一些美国媒体和华盛顿观察家们五味杂陈。

有人感叹,中国这个在国际舞台上快速上升的国家,又取得新的贸易成就。

有人担忧,中国不是“追赶”美国,而是正在“超过”。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年度综论中包含一份长达575页的报告,大谈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在该委员会20年的历史上,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重点,欧洲是中国寻求扩大影响力的关键领域之一。

有人不解,尽管特朗普对北京采取好斗立场,并极力阻挠全球伙伴与中国做生意,但欧盟从中国的进口仍在增长。反倒是美国和德国、法国等传统盟友的关系陷入“昏迷”,欧盟对特朗普挑动贸易摩擦、震撼国际市场的做法予以谴责。

“特朗普希望联合欧洲人,集中火力对付中国,就像19世纪的鸦片战争一样,又或者像在义和团起义期间那样。”德国《星期日世界报》称,然而专家们警告,不要盲从特朗普,不要成为其对华经济政策的工具。欧盟前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立场“错了”。

眼下,外界正把目光投向12月7日至10日举行的中欧第35轮投资协定谈判。有评论称,中欧投资协定距离达成只有咫尺之遥,但一些美媒仍试图唱衰,欧盟内部仍有关于中欧关系的误解、误判。这份投资协定的最终达成,将是对外界各种议论和杂音的最好回应。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任振鹤在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调研 创新宣讲形式 让全会精神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