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荡气回肠铁血魂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在盐城首演
中国江苏网12月6日讯(通讯员严加定金重庆记者罗鹏)“芦苇青青菜花黄,运河两岸好风光。油菜花不怕风雨摧,芦苇荡何惧风浪狂。”伴随着悠远激越的主题歌声和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近日,在盐城建湖大剧院内,由江苏省杂技团编创演出的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莱花黄》首演取得圆满成功。
一部凝聚力量的红色剧目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为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创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华中鲁艺)。华中鲁艺作为新四军艺术的摇篮、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堡垒,在其短暂的办学时间里,吸引了无数中华好儿女从海内外奔赴盐城。他们传播革命真理,鼓舞抗战斗志,凝聚革命力量,用青春铸就了铁军的精神大厦,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红色的生命之歌。
在新四军重建军部和华中鲁艺成立80周年之际,江苏省杂技团将这段历史首次以杂技报告剧形式搬上舞台。该剧以1941年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丘东平等鲁艺师生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创造性的选取了华中鲁艺招生、开学、“北秦庄遭遇战”等史实中一个个坐标点,聚焦、定格、延伸,再现了华中鲁艺血染的峥嵘岁月,讴歌了华中鲁艺师生浴血青春、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塑造了中华儿女的艺魂、军魂、民族魂。
“华中鲁艺”是今年上线的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首批重点推出的10个题材之一。江苏省杂技团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编创打磨方才推出《芦苇青青菜花黄》这一力作。全剧以运河船夫的日记为主线,记录了上海文艺青年东青奔赴苏北新四军根据地抗日前线,加入华中鲁艺的亲身经历,串起华中鲁艺1941年那段抗战历史,重现了华中鲁艺师生活泼、紧张、艰苦而又快乐的战时学习生活,以及在根据地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难忘经历,重点讲述了华中鲁艺师生在战略转移途中遭遇日伪扫荡发生的“九女投河”事件,用杂技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运河故事,彰显铁军精神、中国精神。
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介绍说,“抗日烽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开辟了盐阜根据地,军民团结共同御敌,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鲁艺师生浴血抗战的悲壮之举,在华中地区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值得用新的文艺样式记录演绎并激励后人。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坐落在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平村,而庆丰正是江苏省杂技团的前身、‘十八团杂技’的发祥地。‘十八团杂技’扎根在建湖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承创新,发展壮大,一步步走出国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红色文化,传递鲁艺精神,传播铁军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乐章
“一群爱国青年学生,他们离开了监狱般的孤岛上海,终于来到了抗日最前线盐城!”舞台上,运河船夫的朗诵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该剧将战友情、鱼水情、生死情融柔在一起,既有青春少女的纯真与梦想,也有革命战土的执著与无畏;既有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的水乡美景,也有如花青春徒遭摧残的真实悲壮。战火中的青春与梦想、执着与坚强,在舞台上一幕幕生动呈现。
全剧以热血青春、理想信念为主色调,生动地诠释了鲁艺文化的精髓,鲜活地再现了鲁艺师生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抗日斗志,家国运、民族魂在剧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华中鲁艺是铁军精神的宣传者、战斗者、创业者、革命者。该剧的上演,对于弘扬鲁艺文化和铁军精神,引导、教育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该剧中扮演东青的杂技演员於年群说:“能在剧目中担纲主角,是对我付出的肯定。同时,以最好的状态呈现角色又是对我的挑战。参加《芦苇青青菜花黄》的演出,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艺术素养,坚定了我们的信仰信念,更促使我们对自我、对青春、对人生的意义更深的思考。”
一次别具匠心的艺术创新
《芦苇青青菜花黄》融入杂技、话剧、舞蹈、民歌、戏剧等诸多元素,以杂技报告剧这一新的特殊艺术样式,表现华中鲁艺的光辉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该剧总导演何晓彬介绍说:“鲁艺建校正值春季运河两岸芦苇返青、菜花盛开的时节,芦苇象征运河腹地里下河水乡大地处处扎根开花的中国红色事业的蓬勃生命力。我们尝试将杂技本体与当代文学相融合,在传统杂技技艺中创造出新的杂技语汇,改变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固有印象,努力追求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的深度转变,将传统杂技技艺与红色革命题材嫁接,融会贯通,力图创作出思想性强,艺术性高,震撼力大的新的杂技舞台表演样式。”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观看演出后动情地说:“《芦苇青青菜花黄》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大运河精神的延续和体现。江苏省杂技团用写实的报告剧的艺术形式,再现华中鲁艺当年在盐城的战斗场景,让人很感动、很亲切。这部大剧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百折不挠、英勇奋战的昂扬精神,折射了一代青年面对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热血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