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葛均波任主任

原标题:中山医院启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葛均波任主任

12月5日,落户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山医院供图

12月5日,落户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山医院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将全面覆盖五大介入学科分支。

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消息,落户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该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当天,首期认证的20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也完成授牌。

此前,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已组织完成了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评审工作,该中心正是其中之一。

介入治疗,将是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点技术领域。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非直视下诊疗的新学科,是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也是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

与其它学科相比,介入学科的发展历史较晚,目前多以各个内外科的亚专科形式存在,尚未形成总体学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如人员准入培训、诊疗规范指南、质量控制等方面还不完善。与此同时,介入治疗设备、器械和耗材的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中国介入诊疗的学科重镇,长期致力于心脏、血管和肿瘤介入诊疗技术的创新转化研究、临床循证研究及示范推广。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山医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介入医疗产生了国内及国际多项“第一”或“首例”。比如,国际首枚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我国药物支架的价格垄断,累计节省医疗费用100亿以上。

又如,该院首创完全腔内化介入治疗升主动脉疾病理论,全球单中心大样本主动脉介入治疗;国际最早提出肝癌“双血供”理论,确立了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采用“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等治疗,使中晚期肝癌病人一年生存率已从原来的“0”提高到62%等。

葛均波院士表示,成立后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全面覆盖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和综合介入五大介入学科分支,并形成各自的研究团队,以泛血管理论为指导,构建介入创新技术平台。

他进一步介绍,该中心将针对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及肝脏肿瘤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慢病开展系统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国际合作,建设规范的人员和技术推广培训系统。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沈丁立:拜登也想做到阻止中国崛起,但…… 黄仁伟:2021下半年,警惕美国挑起“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