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汇聚善治力量 共享安逸生活——“十三五”的四川答卷

原标题:汇聚善治力量共享安逸生活——“十三五”的四川答卷

来源:四川日报

仁寿县文林镇大道社区各方代表在“民情圆桌会”上举手表决议事事项。潘建勇摄(资料图片)

仁寿县文林镇大道社区各方代表在“民情圆桌会”上举手表决议事事项。潘建勇摄(资料图片)

天气渐寒,一股热力却在“线上”“线下”迸发。全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层治理推进会召开,全省第一次梳理发布各市(州)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需求;

《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12月1日实施,这部以社区发展治理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开全国先河;

2020问政四川网络理政优秀案例征集正在火热进行,将为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树样本;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基层是国家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所在。构建充满活力、安定和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四川“十三五”如何答题?

5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特别是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以来,全省加快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秩序与活力并行不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四川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安逸。

构建善治格局

“中国之治”,关键在党;破解治理道路上难点梗阻,关键在党委统揽

成都市锦江区牛沙横街2号,是双桂路街道牛沙路社区居委会所在地。这里,不见墙上挂满冷冰冰规章制度的办公室模样,而是设置了温馨的卡座,就像咖啡馆。

居委会装修风格之变是社区去行政化的结果,其背后是社区角色的定位之变。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是理念上的重要创新,是强调行政手段到强调机制作用的转变。

5年来,我省坚定不移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然而,四川作为西部大省,既有类型多样、发展差异明显的广袤乡村,又有超大城市和快速成长的大中小城市,还有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尤其是面临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基层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中国之治”,关键在党;破解治理道路上难点梗阻,关键在党委统揽。

去年,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为全省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这份纲领性文件,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系统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着眼解决以往基层治理中存在的职能分散、条块分割、边界不清等问题,不到1个月,省委专门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将56项城乡基层治理重点改革任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目前,省市县三级均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初步形成一套健全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通畅“气血”后,基层治理的“筋骨”更坚实。截至9月,在已开展相关改革的区(市、县),70%的街道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职能,79%的街道统筹设立党建办、治理办和服务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占比从2018年底的2.7%提高到77%;全省90%以上的街道建立“大工委”……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攻坚克难,需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过去,我省乡镇村社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稀释了公共资源、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乡村治理。

省委从打基础、利长远、系全局的战略高度,去年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顺势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后,两项改革跑出加速度。

我省第一批涉改地区共减少乡镇(街道)1170个、减少建制村18110个。其中,建制村平均幅员面积从10.7平方公里增至17.7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制村平均常住人口从877人增加至1458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村数量多、分布密、空心化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舞动善治力量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唱主角”,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11月21日,在凉山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从“悬崖村”搬迁而来的村民,首次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参加社区举办的彝历新年活动,喜迎脱贫后第一个彝历新年。

如何让大家适应搬迁后的新生活?沐恩邸社区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实行党员干部包住户制度,并借力社会组织智慧力量,帮助居民克服“水土不服”,早日实现安居乐业。

合力帮助“悬崖村”村民变居民的实践,是我省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5年来,我省大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唱主角”,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罗江建立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最基本的就是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芒江村党支部书记唐学清说,基于这一制度,他们及时向村民讲清楚了拆迁补偿标准,今年成功化解一起可能影响复工的事件。

法律也是社会关系的“调解器”。5年来,我省不断提升基层的法治保障能力,增强社会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依法治理的理念根植于村民自治,我省全面推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城乡群众自我履约践约蔚然成风。

坚持多元参与,广泛统筹社会资源——5年来,我省在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建设实践中,把用好用活社会资源放在重要位置。为引导社会组织进村社,我省明确政府新增购买服务财力不少于30%需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层治理推进会现场,遂宁市民政局与成都责仁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双方拟合作项目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支持服务”。

在党委政府引领下,目前,我省有4.7万余个社会组织,志愿四川平台累计注册440余万名志愿者,在参与利益纠纷调解、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等基层治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基层,每天还有30余万名专兼职网格管理员穿梭于12万余个网格之间,成为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坚持重心向下移,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5年来,我省把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内生动力。

建队伍——启动实施实践锻炼“双百计划”,开展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实施社区工作者千人示范培训计划,出台加强基层治理人才支撑12条措施。

抓示范——开展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和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创建,省级层面选择50个乡镇开展试点;开展城市基层治理示范体系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强保障——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全面推行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和配套薪酬体系;今年省级财政预算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19.3亿元,带动各级持续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

共享善治成果

以治理之效守护群众健康,以两项改革之力推动基层发展

冬季,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川人总爱用“安逸”的乐活状态来回应“好时光”。

而对于极不平凡的2020年来说,这样的“好时光”来之不易。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贯彻部署,果断决策。短时间内,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联防联控网络覆盖至四川的每个角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那一刻,“十三五”时期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得到实战检验,经历住了一场大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再次彰显其特有的力量。

疫情发生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德古”(民间德高望重、调解能力强的人)录制的彝语疫情防控宣传小视频,在当地群众的手机上广泛传播。

像觉莫乡这样的案例,在我省不胜枚举。看得见治理成效的还有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释放的红利。

“合村并镇”不仅是版图重塑——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原金河村、纳尔河村合并为金河村,新村幅员面积增至84.6平方公里,通过整合资金9320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晚熟芒果连片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跃居全省第一;

“二村合一”后,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出一条以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经济合作中心“三中心”管家式服务的新路径;

绵阳市三台县乡镇数量从63个减少到33个,每个乡镇班子均满员,平均年龄下降两岁;

在全省,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3.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提高7.1个百分点、优秀农民工占比达53.7%……

通过推动两项改革及“后半篇”文章,新的发展与治理体系在调整中优化,更便捷高效的政务和公共服务资源在调整中聚集,能力更强、更有担当的干部队伍在调整中锻造,为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共建共治激发基层活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是拆迁安置为主的混合型社区,面对社会综治难题,该社区组建以“老街坊平安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10支小区群防群治工作队,探索“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新时代“枫桥经验”。

今年,该社区警情大幅下降:违法犯罪原始警情同比下降16%,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18%,严重影响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的“两抢”警情同比下降32%,“入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45%。

“中国之治”开启新境界,四川答卷书写新篇章。“十四五”即将启航,期待基层治理这汪活水,更好地滋润四川老百姓,使其生活更加安逸!(记者 任鸿 钟振宇)

相关阅读:
河北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培训交流会召开 河北“6+6”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