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欧科研快车”首次驶入青海

原标题:“中欧科研快车”首次驶入青海

11月26日,2020年“中欧科研快车”首次驶入青海,这为我省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欧洲及相关科技政策的机会,也为我省与欧盟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提高创新能力开辟了新的道路。

青海拥有盐湖、太阳能、高原特色生物等独有的优势资源,近年来在推动绿色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

据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介绍,近年来,青海与意大利、日本、以色列、新西兰、俄罗斯、德国、乌兹别克斯坦、挪威等“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生态保护、畜牧养殖、地方病防控、水资源勘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实施国家国际合作项目9项、省级科技合作专项60项,举办发展中国家培训班2期,建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与美国犹他州共建青海-犹他联合重点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法国分别签订《中澳农牧科技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当日的宣讲会上,中国欧洲科研人员网络项目官员何都利(Halldor Berg)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捷克、荷兰、德国、波兰、挪威等欧盟成员国的科技项目成果。成员国官员与青海当地科研人员就医药、粮食、农业、畜牧业、气候及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叶文娟杨林凌)

相关阅读:
镜头|南北景色异 风光各不同 2025年深圳国际航线将超过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