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逐步构建生物资源智能监测体系

原标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逐步构建生物资源智能监测体系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逐步构建生物资源智能监测体系

AI眼看雨林精灵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三五只海南长臂猿嬉戏追逐,突然间,其中一只小猿抱住架设在树干上的红外相机,不停变换姿势玩起“自拍”……几天前,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管辖的斧头岭,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永对海南长臂猿C群进行日常监测时,再次目睹了这一幕。

眼前这个迷彩色的小匣子,对长臂猿来说只是个新奇玩意儿,而在李文永的日常监测工作中,却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猿群有时会突然噤声,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它们的方位。”李文永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以往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只能束手无策,随着红外相机的广泛铺设,他们的监测工作也仿佛拥有了“第三只眼”。

11月中旬,一场台风带来的风雨天气让海南长臂猿E群集体噤声,监测队员追踪几天迟迟不见猿群踪迹。“E群中的母猿今年8月才刚刚生幼猿,我们担心它抚育经验不足导致幼猿夭折。”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王进强还记得,直到有红外相机拍到母猿带着幼猿在树上休息的照片,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自海南加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林业部门及科研机构陆续在霸王岭林区布设了300余台红外相机,不仅代替监测及巡护人员随时随地掌握着这群雨林精灵的生存状态,也为海南长臂猿个体识别保护工作提供着更翔实的影像信息与科研数据。

拥有“第三只眼”的不仅是霸王岭。目前,吊罗山、黎母山、尖峰岭、毛瑞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片区均已开展核心保护区电子围栏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试点建设,通过铺设红外相机、卡口监控相机,以及后端的智能数据管理平台,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监管正逐步迈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

雨林里的动物过得好不好?可以透过红外相机一探究竟。那雨林里的一棵树过得好不好,我们又该问谁?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森林生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森林生态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尖峰岭雨林拉出一个总面积达64公顷的大样地,眼下正忙着采集样地里每一棵胸径1厘米以上植株的种名、胸径、高度、生长情况及相对坐标,并为其挂上铝制标签。

铝制标签上是一个由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前4位代表样方号,后4位代表植株序号,合起来便成了一个“身份证号”。在未来一年多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们将为这块64公顷大样地里每一棵胸径1厘米及以上的植株“上户口”,今后只需查询编号,便能迅速锁定它们每一个个体的具体位置及生长信息。

事实上,自1983年至今,尖峰岭便已设立13个固定样地和164个公里网格样地。将数百万条数据从野外采集回来,经过分析、归纳与比较验证后,科研工作者们找到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少规律,甚至还发现了尖峰霉草、尖峰马兜铃等7个植物新种。

“植物的生长信息不会一成不变,每隔5年,我们都会对大样地里的植株进行一次复查。”该中心副研究员周璋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监测样地里每棵植株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勾勒出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尖峰岭为植株“上户口”的这一经验做法正加速在霸王岭、五指山和吊罗山等林区复制和应用,逐步建立起从点到面的区域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

“有了巨细无遗的监测数据,我们将能第一时间对雨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预警,为评估保护成效和制定相关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海南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还将借助新一代卫星通信、全自主无人机监测预警、低功耗物联网实时传输、地面快速扫描三维重建等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结合智能化的人员巡护,形成面向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的全方位智能生态感知体系。

(本报霸王岭11月27日电)

相关阅读:
大连普兰店:进口冷链食品不得与其他食品混存混卖,消费者实名登记或扫码支付销售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3.6级地震,系一天内第三次3级以上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