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梁都:俭以养德 捐资办学

原标题:梁都:俭以养德捐资办学

梁都(1828-1898),字当华,号洛邑,昭平县黄姚镇人,自幼勤奋好学,17岁补附生,20岁考取贡生,因化谕匪盗有功,被保举为迁江县(今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训导。

生活克俭兴办义学

梁都赴任后,协助迁江知县和教谕开展教育工作。迁江县的县学设有明伦堂可供讲学、读书、弘道,但能召集来的学生极少。梁都发现当地少数民族的孩子天资聪颖,但苦于家境贫寒,许多孩子无书可读,无法进入县学,更遑论考取功名。

迁江县地处桂中腹地,壮、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相较于桂东地区,当时经济文化仍十分落后。清谢启昆《广西通志·舆地略·风俗》记载,思恩府之迁江“性好仇杀,睚眦必报,俗信巫鬼,讼不经官,……不习诗书,不勤生业,不种杂粮,家无二牛,廪无余粮。”民国二十四年所修的《迁江县志》还反映咸丰至光绪年间,迁江匪患猖獗,县治屡遭侵扰,官员百姓皆不得安宁。

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百姓困苦、教育落后,迁江县的状况梁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他数次向知县谏言,要求开办义学,教化少数民族孩子,以改良当地风俗。但知县认为义学投入过大,一直未允。

梁都生活克俭,体恤百姓,不仅教书育人,还秉承父学,精通医术,治病救人,深得百姓爱戴。为了鼓励、赞助少数民族同胞入学读书,梁都将自己的俸禄和预留为父母办寿的银两都全数捐出用以兴办义学。当地乡绅、百姓交口称赞,颂声载道。

梁氏家风声明远播

光绪元年(1875年),昭平县知县张秉铨因梁都捐资助学而深受感动,极为赏识,便上报州府。州府派人巡查核实后,将梁都的事迹奏表朝廷。

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住在昭平县黄姚镇新兴街(今黄姚古镇中兴街)的梁都父亲梁朝鼎,接到了一道敕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驱驰奏效报功,膺锡类之仁。尔梁朝鼎,乃广西迁江县训导梁都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冶克勤于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貤赠尔为修职佐郎,锡之敕命。於戏!肇显扬之盛世,国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弥励。

制曰:奉职无愆,懋著勤劳之绩;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尔古氏,乃广西迁江县训导梁都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八品孺人。於戏!贲象服之端严,诞膺钜典;锡龙章之涣汗,允播徽音。

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三日。

梁都之父母。

朝廷因梁都勤政爱民,造福一方,政声远著,特颁旨嘉奖梁都父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为国家培养了济世之才,赐封梁都的父亲梁朝鼎为修职佐郎,赐封梁都的母亲古氏为八品孺人。

梁氏家风久经传承。明末清初,梁都祖上因躲避战乱从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在今广东南雄市)迁至黄姚并世代定居,延至梁都时已是第七代。梁家虽居南方边徼小镇,但家风重教,不论男女皆不废学,风声习气,俨然大方之家。新中国成立后,梁家仍保留旧俗,少年儿童均在后山上的书楼中勤学不辍,且按长辈要求,旬日不许下山。

律己以廉“以财发身”

光绪八年(1882年),父亲梁朝鼎去世,梁都从迁江县赴家处理丧事,期满后回到任上。两年后,梁都以侍母为由,辞职回家,以教学、行医为业至老,著有《荆山医理著述》《医学微言》等书作。

自清顺治帝后,凡蒙恩封赠的官员,皆备石碑,将圣旨刊刻,以垂永久。为了感谢皇恩,激励后人,梁家将所得的敕命圣旨刻成一碑一匾,留存至今。圣旨匾今仍挂于黄姚古镇中兴街梁家老宅的厅堂门头,圣旨碑则立于梁朝鼎墓旁。梁家老宅原先因梁朝鼎被封为修职佐郎,在府门挂“郎官第”匾,现称为“圣旨府”。

正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精神追求都是在家风家教的影响下形成。正是在梁家的家风家教影响下,梁都养成了“律己以廉、莅位以公、恤民以仁”的为官品行和“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价值取向。梁都把钱财看做身外之物,仗义疏财,造福一方,完成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是谓“以财发身”。而“以身发财者”爱财如命,为聚财敛财,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贪赃枉法,难免祸及自身,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昭平县纪委监委潘秋平黄国钧根据《昭平县志》民国23年版、《迁江县志》民国24年版、《梁家族谱》,以及采访梁都直系后人整理。)

悬挂于黄姚古镇中兴街梁家老宅厅堂门头的圣旨匾

悬挂于黄姚古镇中兴街梁家老宅厅堂门头的圣旨匾

相关阅读:
首批重大项目投资822亿!西部(重庆)科学城牵手国开行 天津市涉事进口冷链食品流入浙江丽水餐饮单位,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