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原标题: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来源:北京大学

编者按

今年

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

继承先贤风骨

绵延家国情怀

秉承“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精神血脉

伴中国的历史烟云而生

在岁月流变中守正创新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

走过一百一十载的北大中文

如今正青春

见证历史风云,扬时代之新声

1910年3月31日

京师大学堂设“中国文门”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

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赓续传统,激荡新潮

这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

也是中文学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端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京师大学堂门匾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中文系毕业生

1919年

北大“废门改系”

国文门正式改称“中国文学系”

中西交融,激荡时风

黄侃、刘师培、陈独秀、胡适

钱玄同、吴梅、刘复、鲁迅、

沈兼士、周作人、唐兰等

大师荟萃,翘楚云集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中国文化、中国文学

于此“浴火重生”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1925年

国文系将课程调整为

三类课程中择一而专门研修

既兼收并蓄,又术业专攻

体现了专业分野的现代学术观念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沙滩红楼

西南联大时期

中文系在烽火岁月中

秉笔弘道,弦歌不辍

将新文学引入大学课堂

堪称创举

百十年间,时光流转,地址迁移

北大中文的底蕴与担当未变

以文笔承载智识

以道义修身兼济

守护一方精神沃土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万象更盛,辉光日新

新中国成立

北大中文系亦开启新纪元

1952年,国家推行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的

中文系、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1954年

中山大学语言学系

师生“举家北上”

1959年

古典文献专业创立

奠定了中文系

文学、语言、文献

三足鼎立的格局

符合现代学科建制要求的

“中国语言文学系”就此诞生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生前一代雕龙手,

身后三千倚马才”

魏建功、杨晦

游国恩、王力等一代学人

精研学术,为国储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北大中文万象更盛,辉光日新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1955年中文系汉语文学专业、语言学专业学生毕业合影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1978年

北大中文系成立

国内高校首个当代文学教研室

1985年

乐黛云主持成立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在国内首设比较文学研究生学位点

王力、王瑶、林庚、

吴组缃、朱德煕、周祖谟等

著名学者重归杏坛

在学科重建的过程中

十个教研室齐头并进

师生们砥砺奋进,成绩斐然

中文系始终保持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逐步接轨国际学术界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2001年

教育部批准中文系

成立新本科专业应用语言学

为新时代中文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中文系现址

21世纪

中文系迎来了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一级学科

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

多次雄踞前列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5个本科专业

8个博士授予点

11个教研室

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个学科平台

11个虚体研究机构

中文系拥有全国最完整的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

部分二级学科位居世界一流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北大中文

这里有丰实的精神滋养

和来自灵魂深处的追求

110年中

北大中文系共培养

全日制本科生9073人

硕士研究生2774人

博士研究生1473人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前辈宗匠

学问深湛、闻名遐迩

引领风气,滋兰树蕙

中青年学者气象渐成,前途可期

立体人才培养体系

小班教学、原典精读

开展三十余载的专业实习

以文育人,笃行求知

深入现实的根柢

点燃理想的星火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万千大观,斯文在兹

中文百十载,风雅万千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守正道,常为新

将怀家国之梦,担时代之责

文心同筑,文脉相承

而今更踏新征程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更/多/精/彩

感人!北大的情怀,医学的温度

追忆大师|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从北大出发,迈向世界的舞台

北大研究团队首次证实:人体呼吸是新冠病毒重要排放传播方式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字:隋雪纯、陈欣瑶、魏珞宁

图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校史馆、档案馆、黎潇逸

视频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排版:刘涵烨

责编:谭诗颖、以栖、昭花花

相关阅读:
这位客官,想来一份新鲜出炉的可爱吗? 科睿唯安公布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山大8位学者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