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叉车竟作“云梯”,吊钩敢当“吊环”——江苏南通以智慧监管防范特种设备动态隐患

原标题:叉车竟作“云梯”,吊钩敢当“吊环”——江苏南通以智慧监管防范特种设备动态隐患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题:叉车竟作“云梯”,吊钩敢当“吊环”——江苏南通以智慧监管防范特种设备动态隐患

新华社记者杨丁淼

叉车绑上支架变成登高的移动云梯,两台吊车并排停靠,吊钩成了做引体向上的吊环……若不是“天网”工程的实时监测,这些“高难度”操作执法人员想都不曾想过。

随着市场主体的迅猛发展,静态监管愈发难以防住动态隐患。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发“天网”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应对特种设备监管领域“人少事多”挑战,监管效能大大提高。

通州区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00余家,在用特种设备2.2万台,另有压力管道900公里,气瓶66万余只。监管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而全区监管人员只有不到100名。

“执法人员在场时,企业是不会违规操作的,而且检查时设备多处于静止状态,安全隐患往往是运行后才会显现。”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邱一真表示,传统的监管方式与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监管的需求。

监管部门还反映,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依旧普遍,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大幅下降,事故风险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通州区以特种设备监管为突破口,打造“天网”工程构建起整套“人防、技防、设施防”的风险防控体系。

记者在旭东汽车零部件制造(南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每一个大型机械上都贴了二维码,多个摄像头分布在厂区重点位置,叉车运行过程中声光报警装置随之启动……这些都是通州区开展“天网”工程以来产生的变化。

截至目前,通州区在首批38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重点作业区域安装了1200余个视频监控,让执法有了远程“监督眼”。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科科长成辉告诉记者,系统运行初期,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占总体隐患的比例近40%,目前已大幅下降至7%。

旭东汽车零部件制造(南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经理李建军告诉记者,过去疲于应付执法单位检查,执法人员一走,生产中凭经验、凭感觉的危险操作仍然在继续;现在时时暴露在监控中,也经常收到监管部门的提醒和警示,安全的弦绷得很紧。

翻开通州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对全区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4635份检查记录,超过90%的记录表上都是雷同内容,能体现设备使用安全隐患的记录表仅有2份,不到千分之一。

“过去执法履职为避责的心态十分普遍,‘天网’工程实施后,原本‘走过场式’监管正在向实用型监管转变。”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西亭分局局长赵小兵说。

“特种设备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仅靠随机抽查、飞行检查,必须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把隐患当成事故抓。”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曹勇表示,目前“天网”工程较大程度依靠人工监控和处置,未来计划加入人脸识别、物体移动捕捉、违规行为远程对讲等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监管的智能化升级。

相关阅读:
上海率先发布《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 美媒:调查显示,在华美企对拜登胜选后在中国经营前景“更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