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原标题: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初冬的长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11月14日,南湖宾馆主楼会议中心激荡着思想的火花,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在这里召开,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光电领域发展趋势,献计前沿技术发展。会议由我校副校长付跃刚主持。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付跃刚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徐进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春理工大学等承办单位、省内各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光电技术作为重要的核心科技,涉及面广、学科交叉多,希望大家能够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交流探讨、凝聚共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光电技术的国际地位。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徐进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天,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多,吉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厅长王大宁先后发表讲话。他们一致表示,当前光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新思路不断涌现,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把握光电领域的发展趋势,解决技术难题,加速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天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多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吉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厅长王大宁

我校校长杨华民代表承办和协办单位致辞。他指出,随着国家重大工程的逐步实施,光电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如我校创始人王大珩院士所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加速我国光电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工程科技水平提供重要助力,推动光电领域技术进步。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院士专家围绕“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主题展开充分讨论,姜会林、许祖彦、王立军、江风益、林君、施正荣等多位院士和专家将向与会代表分享66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分别阐述光电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半导体激光芯片技术进展等。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姜会林院士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许祖彦院士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王立军院士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江风益院士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林君院士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施正荣院士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承办,许祖彦、夏咸柱、金宁一、王家骐、王立军、冯守华、任露泉、林君、姜会林、曹喜滨、江风益、陈学思、施正荣等13位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樊仲维,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永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贾平、副所长张学军,我校党委书记杨玉新、副校长郝群等出席论坛。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玉新

中国工程科技“先进光电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论坛今日开幕,四百余位光学专家齐聚一堂

据了解,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从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是第323场。论坛是为我国工程科技领域专家特别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搭建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以鼓励优秀人才成长为主旨,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生物芯片、第三代移动通信、纳米材料、再生医学等新兴技术和学科的发展。

供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撰稿:贾恵淇

摄影:刘奇儒

责编:程力

审核:于英焕

相关阅读:
贵州:多举措确保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晚来已入冬,山大灯光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