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大校友,全球最高奖

原标题:兰大校友,全球最高奖

来源:兰州大学

11月12日,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89级校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李文辉教授,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兰大校友,全球最高奖

2012年,李文辉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来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卫星病毒HDV。而感染HBV正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虽然已开发出有效的乙肝疫苗,但每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关疾病,并伴随有同等数量的新增感染病例。自巴鲁克·布隆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乙肝病毒后,全球的科学家就前赴后继、寻找乙肝病毒感染人类肝脏的“金钥匙”。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一无所获。各大科学期刊上曾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都曾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对HBV受体也提出过种种猜测。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前人所发现的这些分子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受体。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文辉及其团队从树鼩这种动物入手,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树鼩是一种与灵长动物非常类似的小动物,也是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种。李文辉的团队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数据库,再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他们发现,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牛磺胆酸钠cotransporting多肽)会与乙肝病毒包膜L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随后,在三种HBV/HDV易感型肝细胞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基因敲除实验,证明NTCP的确是病毒受体。更重要的是,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NTCP,也不能被HBV感染。但如果在该细胞株中外源性表达人或树鼩的 NTCP后,则细胞可以被HBV。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受体。

该成果在相关论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得知自己获奖时,李文辉说:“获得巴鲁克•布隆伯格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个奖应该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我和同事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乙肝研究和药物研发上有新的突破。”

兰大校友,全球最高奖

兰州大学是李文辉走进科研工作的起点。从1989年到1994年,李文辉在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度过了本科生涯。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最早起源于中医《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凭借着对预防医学领域的热爱,李文辉带着“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一路深造,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李文辉教授简介

1994年在兰州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7年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免疫学硕士学位

200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1.9-2004.5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2004.6-2007.9任哈佛大学医学院 Instructor

2007.10-2015.2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5.3-今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关于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巴鲁克•布隆伯格奖是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乙肝基金会设立,旨在奖励给对乙肝相关科研和治疗做出重要推动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被誉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

相关阅读:
时隔303天,中国女排队长朱婷,重新上场! 环球时报:中国有充裕能力应对美方“最后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