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路坝的诗意岁月|矿大历史上的今天
1938年的今天,国立西北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县举行开学典礼,12月12日正式上课。
1938年7月27日,根据教育部令,焦作工学院师生于甘肃天水迁到陕南城固县,由此开启了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和由其分立而成的国立西北工学院为期8年的历史汇合。
1
与西北联大的历史汇合
为了讲清楚学校与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的历史交集,还得把时间视野拉回到1937年的8月。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教育部发布了16696号令,决定“以北平大学、北师大、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高校为基干,成立西安临时大学。”
由此,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奉命迁往西安,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并于当年的11月开学。但由于多方原因,难以正常上课,遂又奉命于1938年的3月南迁汉中,同年4月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的组建,与西南联大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星空美丽的双子星座,一南一北,交相辉映。
国立西北工学院改组办法及筹备委员会简章(一)
国立西北工学院改组办法及筹备委员会简章(二)
1938年7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签发6074号训令,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训令同时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办法》。
与前文的西北联合大学不同,这四所学校的联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集中了师资、图书和仪器设备,整合了四所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是比较实质性的合并,有统一的校歌、校徽和校旗。
国立西北工学院院旗
国立西北工学院院徽
1938年8月28日,教育部又令改西北联大为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其所属的师范学院、农学院、医学院也分别独立设置。西北联大也由此演变为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五所大学。
西北联大作为一个共同体虽然只存在了一个短暂的时间,但它的组建和发展点燃了西北高等教育的“星星之火”,为西北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战后的西北开发和建设储备了人才,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1938年夏,作为西北联大组成部分的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已在城固古路坝。东北大学工学院在四川三台,焦作工学院在甘肃天水。按教育部指令,二者都必须迁往城固古路坝,与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合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
私立焦作工学院对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而言,从一开始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当初的图书教具等,当时西北工学院的图书馆藏书“主要来自私立焦作工学院的13101册,……到1940馆藏总计15257册。”
学校原从焦作运出的160吨图书设备用具,在1938年12月初从三个地方全部运往城固。孙越崎先生回忆说:“由于焦作工学院是完整西迁的,图书和教学用具、实习工厂设备齐全,这为流亡到陕西的北洋、平大和东大工学院合并成立为西北工学院创造了条件。”
国立西北工学院校歌
国立西北工学院的校址确定在距离城固县20公里的古路坝村天主教堂。此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由荷兰人设计,中国工匠施工修建。此地地处大巴山东麓,北临汉江,气候温和,树林茂密,春季藤萝盛开,秋季兰蕙飘香,风光宜人。
国立西北工学院古路坝旧址
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新组建的西北工学院选择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1938年11月12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开设了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8个系,当时在校生约有600人,聘请教师85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4人。
焦作工学院师生主要安排在土木工程系和矿冶工程系,并聘请了焦作工学院的任殿元教授担任矿冶工程系主任。1942年,增设了工业管理学系,同时招收大学先修班2个班。由于学系和班级的增加,学生人数也相应增多,进而造成了校舍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院又在古路坝附近的七星寺扩建了学生宿舍、教室、工厂厂房、礼堂和食堂等,专供一年级新生和先修班学生使用。
国立西北工学院学生宿舍
虽然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生活条件也不好,但工学院的学生们始终没有忘记读书报国的使命,认真钻研,弦歌之诵,夜以继日,长年如此。古路坝、七星寺夜晚自习的灯光犹如繁星闪烁,灯光长夜不息,形成了“坝上长夜”“七星灯火”的动人景观。
2
坝上长夜
在深山中的古路坝,寂静的环境,正是读书的圣地,山野中、林荫下以及葡萄架旁,到处有着手不释卷的师生,图书馆和自修室更是同学们专心致志的所在。正因为这儿安静,所以读书不仅是为了学问,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图书馆的办公桌上常年堆满着借书证。
正因为图书阅览室地方狭小,从早到晚皆人满为患。晚间自习室,一个大教室,顶多两盏汽灯,晚饭后就有学生抢先进入教室,晚来的学生只能依次后坐,有些学生则自己举着蜡烛以补光线之不足。每晚自习都是在煤气灯将要熄灭时,学生们还迟迟不肯离去。黎明,即有学生散布于山坡或树林中开始晨读。
国立西北工学院图书馆(阶梯上面)
师昌绪院士后来对自己在古路坝期间的勤学苦读、苦中求乐作了如下回忆:“在抗战期间,大学所在地有3个坝(在中国西南将山中小平原称为坝),那就是四川成都附近的华西坝,是华西大学所在地;重庆中央大学及重庆大学所在的沙坪坝;以及陕西南部秦岭及巴山山脉之间的古路坝,这是西北工学院所在地。人们称这三个坝为'天上、人间、地狱',因为这三个地方生活条件相差悬殊而得名。
古路坝是一个大天主教堂之所在地,据说那里的土地都属于教堂的领地,附近多属贫苦教民,以务农为生,是落后的贫苦地区,古路坝北距县城(城固)40里,向西70里可到陕南最大城市汉中,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有滑竿供老弱及富人享用,这样的地方,如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却像旅游胜地:空气清新、竹林遍野,有时还有潺潺的小溪流过,宏伟的大教堂,屹立山头,早晚还有清脆的钟声。
但是对长年居住在那里的青年学子来说却没有那种感觉,吃的是红稻米稠粥,住的是十几个人一间的干打垒宿舍,除了读书学习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只有在七八里以外有一个小镇,叫盐井坝,偶尔有一场汉剧(有点像京剧),不少同学与农民混在一起,站在台下挤来挤去,等看完戏回到古路坝时,已是深夜。
古路坝只有一个像样的饭馆,叫‘中华食堂’,那里经常客满,是供那些有经济来源的人享用,像我这样只靠贷金维持生活的贫苦学生,不敢问津。生活枯燥的另一个原因是青年学生中的男女比例失调,像在古路坝的几百名学生中,女生不过十几个,而且主要分布在化工与纺织两系,所幸那时的大学生都是流亡学生,无家可归,朝夕相处,感情至深;每逢饭后,三三两两绕着古路坝山头绕来绕去,倒也悠闲自在。”
3
七星灯火
距离城固县城10华里的七星寺,要比古路坝离城固县城近得多。其四周是平川一片,阡陌纵横,溪水常流,背后遥望斗山,青山绿水使人醒目,斜眺天台,令人有出世之感,有开早车者,你去我来,长年如此,百数只蜡烛,光焰闪耀,彻夜不息,被誉为“七星灯火”。
国立西北工学院校舍
傅恒志院士回忆:
“那时没有电灯,都是蜡烛和煤油灯,由于开夜车和开早车的人都衔接起来了,所以教室里的灯一直亮着,夜里从远处看,点点滴滴的灯光长夜不息,所以叫“坝上长夜、七星灯火”,在那穷乡僻壤,成为当地一景。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发奋刻苦学习,所以当时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学生连续多年考取公费留学生的人数是全国各个大学最多的。
面对国难当头,救亡图存的压力;老百姓颠沛流离又不知所终的局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立西北工学院提出了‘公诚勇毅’的校训,教育师生要公正、诚信、勇敢、坚毅,努力学习,以救亡图存,以科学抗敌兴国。我想,这也应该是西北工业大学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抚育下,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西北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
“坝上长夜、七星灯火”,映照的是西北工学院师生读书报国、科技兴国的伟大精神,它反映了全中国人民不当亡国奴、救国兴邦的坚强意志。
西北联大以及随后分立出来的五所大学,在当时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建设的杰出人才,他们分布到全国各地,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尤如群星闪烁,璀灿夺目。从西北工学院毕业的杰出校友包括师昌绪、高景德、吴自良、史绍熙、李恒德、叶培大、刘广志、傅恒志、张沛霖、雷廷权等。其中成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的师昌绪、高景德、李恒德、刘广志、张沛霖等就是这一时期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毕业的杰出校友。
焦作工学院在城固的八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八年,是焦作工学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八年,其展现的精神信念和价值追求激励着一代代矿大学人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