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3、2、1……他来了!

原标题:3、2、1……他来了!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舰船模型队主席

航海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他荣获

国家奖学金

“研途之星”单项奖

3、2、1……他来了!

主持研究生创意创新种子基金项目一项

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两项

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参与科技竞赛并获奖三项

……

今天小编带你走近这位颜值与实力并存的西工大青年

航海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石廷超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身边的亲人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飞行员,有派往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的队员……浓厚的家庭氛围让他从小对军事十分着迷。自从生命有了迷彩的颜色,内心便开始了憧憬和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做一个献身国防事业的工作者”,他选择了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西工大浓郁的“三航”文化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这位西工大青年心中国防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2、1……他来了!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就像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付出了真正的努力,你需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这是石廷超第一次发表高水平论文后的由衷感受。

为了完成论文的撰写,他每天都很晚才依依不舍的从教研室离开,工大校园里的梧桐树是他独特的欣赏者,一个个实验数据是他付出努力的见证者。论文反反复复改了十几稿,最终成稿时,已经用掉了满满两包打印纸。

“投递了论文初搞后,我便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等待”,在投稿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论文状态。然而收到审稿结果后,看到一条接一条的审稿意见,他的情绪有些失落。

3、2、1……他来了!

石廷超和导师刘明雍教授

“学术科研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导师刘明雍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了内心焦灼的石廷超。

他整理好评审专家的意见,和老师进行探讨。老师耐心地对文章内容逐字逐句的指导,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经过多日的熬夜奋战与修改推敲,他的第一篇高水平论文终于被录用了。

“我原本以为我收到录用通知后会欣喜若狂,但是当我看到录用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却非常平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全力以赴了,该来的自然就来了。”

“学术无国界,触类可旁通”

经过学校层层选拔,他曾赴多国进行学习交流。在学习期间,他跟随中国驻波兰大使馆。赴波兰格丁尼亚港欢迎执行第二十九批亚丁湾护航任务的“滨州舰”(舷号:515)。欢迎仪式现场,在波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代表,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呼“祖国万岁”,“人民海军辛苦了”。

3、2、1……他来了!

3、2、1……他来了!

3、2、1……他来了!

“看到现场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我的脑海里萦绕着那首《歌唱祖国》”,石廷超在异国他乡见证了人民海军的强大,在更加坚定献身祖国国防事业决心的同时,他也明白了“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石廷超这样说。此后但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他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他曾赴法国马赛参加海洋学国际学术会议IEEE/MTS OCEANS,并担任分会场的会议主席;参加国际机器人学与仿生学大会,并作大会口头报告。

3、2、1……他来了!

3、2、1……他来了!

各种交流学习使他对专业技术知识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激励着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努力投身到科研工作中。

“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

“‘羽翼丰满理想起航,鲲鹏展翅四海翱翔’,翼鲲班学习之旅是我研究生生涯中非常难忘的经历”,石廷超感慨道。担任翼鲲班班长期间,他组织策划了挂职锻炼经验交流会、翼鲲班翱翔学生讲坛等等,以及多次实践交流活动。“专业知识不可少,实践活动不能少”,石廷超在成长过程中不但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而且注重提升综合素质。

3、2、1……他来了!

3、2、1……他来了!

每当看到一艘艘战舰劈风斩浪,驶向深蓝的时候,作为航海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热爱那片蓝色的海洋,渴望探究军舰的奥秘”,作为航海学院舰船模型队主席,他参与开展了“海军建军 70周年舰船模型展览活动”。在活动中他也担任了讲解员,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海军装备的相关知识,参观者对我国海军装备的发展速度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3、2、1……他来了!

未来,他将继续向善求真,扎根国防事业,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校参加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院校学组)2020年年会 省公安厅党委召开专题会议集体观看《警钟》警示教育片 研究 部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