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原标题: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来源:厦门大学

1、2、3、4……

医生在电话那头数着

陈淑铌跟着节拍不断按压

终于,女孩的呼吸

渐渐强了起来

前后不过十分钟

上百下胸外按压

两次人工呼吸

陈淑铌一刻也不敢放松

直到把女孩送上救护车

她才突然觉得腿软

2020级新生军训期间,某学院辅导员收到一名女同学请假的微信消息后,无法与该同学取得电话联系,于是叫上数学科学学院的辅导员陈淑铌老师一同前往该女生宿舍。

进门后,看到该同学倒在地上,尝试呼叫和拍打都没有反应,两位老师立刻拨打120,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为该同学做了呼吸测试,发现同学的呼吸已经很微弱、呼吸间隔很长,属于无效呼吸。

由于情况紧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需要对同学做急救措施。陈淑铌在医生的电话指导下,按照医生数数的节奏对该同学进行胸外按压。

做了几百下后,“呼吸测试”结果依然显示呼吸不稳,陈淑铌在急救医生的提示下,对该同学进行了人工呼吸。与此同时,另一位辅导员下楼引导医护人员前往宿舍,陈淑铌不断地按压,直到医生到场接手。

“看着她的呼吸越来越有力,心里面也会平静一点”,陈淑铌现在回忆起当天的事情说道,“虽然很紧张,当时心里只想着一定要救这个学生。”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本硕均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毕业后留在学院担任辅导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景润青年”。

2014年,还在读研的陈淑铌作为支教队的第一任队长,前往云南双河民族中学进行支教。2016年,她再次跨越一千七百多公里从鹭岛走向高原,只不过这一次她是以辅导员的身份带着她的学生们,延续这一份山海之间的情谊。

从学生到辅导员,陈淑铌不仅亲身践行了“扎根数学,服务社会”的景润精神,还通过指导学生的志愿活动让“景润精神”不断传承。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右一)与志愿者合影

2016年,陈淑铌发动数院同学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高数答疑的志愿活动。只要用手机拍下不懂的数学问题发给志愿者,就能得到来自数学专业同学的讲解。

后来这一活动走出校园,成立了专门的网络文化工作室为农民工子女等更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工作室与云南支教队一起作为“景润小学”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银奖。

医学院的陈漳鑫回忆起比赛经历时说道,“尽管已经过去四年了,想起来还是能感受到老师的真挚与用心,赛前大家最紧张不安的时候,陈老师会带着我们到广场上试讲练胆子,陪着我们一起熬夜完善项目书。”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左一)指导学生参加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今年疫情期间,陈淑铌帮助组织数院学生开展“战疫无忧”的云辅导志愿活动,为医护人员的子女做线上学习辅导,后来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发展为全校性的公益活动。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右一)在机场接学生返校

从学生到老师,这些年来陈淑铌不仅坚持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而且通过实践育人把志愿服务打造成为学生锻炼自己的舞台。

“严管”与“厚爱”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老师无论上班还是假期,心里都时刻刻都挂念着学生”,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孙诣雯回忆起和陈淑铌间的点滴小事,仍心怀感激。

“大一的时候因为参加了很多社团和学生组织影响了学习,陈老师发现后给了我很多关心,在她的监督下我才能‘力挽狂澜’。”

孙诣雯记得,当自己参演的“互联网+”宣传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首映时,淑铌老师专门把有他名字的那一幕拍下来表扬他;在他拿到奖学金的时候第一时间发来祝贺的消息,让他觉得自己的小小成就和进步都被陈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陈淑铌知道孙诣雯在表演上有所长,就推荐他参加《哥德巴赫猜想》剧组,推荐他去参加“马研班”,还建议他参加经院的wise硕士班,让他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在他的眼里,陈淑铌不仅是自己的辅导员,更“实乃吾伯乐矣”!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她有时是相谈甚欢的朋友,有时是体贴照顾的家长,似乎什么心里话都能和她言说。得知有的同学家庭受到疫情影响后,陈淑铌主动在朋友圈中帮助学生卖苹果。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剧组在澳门汇演时,组里有一位同学是少数民族,陈淑铌就带着他在澳门街头找清真餐厅。第二天排练的时候把专门打包的饭菜托澳门大学的同学加热后送给这位同学。

但是一旦涉及到学校纪律,她又会对学生非常严格。在她做辅导员的第一年,有同学每个月靠打游戏能赚几千块,就产生了“不读书也无所谓”的想法,陈淑铌发现后找到这位同学谈心,整整一个学期每天都监督他学习。这位同学在老师地帮助下按时毕业了,这样一位“严管”与“厚爱”并存的老师,让学生们又爱又“怕”。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前排右一)与哥德巴赫剧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你是我想一直记住的老师”,2020届硕士毕业生郑园在文章《我的厦大辅导员》中写道。

郑园在厦大读研期间担任过数院的兼职辅导员。“工作期间,我跟着淑铌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记得当时,我要组织一次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班委会这是我第一次组织思政会议,所以接到任务时有点无从下手。淑铌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困难,她主动找到我,耐心地教我可以先仔细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并且结合时事、身边事给同学们讲解。”

“虽然活动还有不足,但是淑铌老师仍然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在淑铌老师一次次的鼓励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在她的影响下,迷茫的我慢慢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像淑铌老师一样的老师!”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送别2020届毕业生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陈淑铌为毕业生整理学士帽

2020年春天,即将毕业的郑园被困在了湖北省黄冈市的家中。疫情爆发后,陈淑铌第一时间联系到她,询问家里的情况,还经常私信给她发送一些合适的就业信息,鼓励她通过线上面试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陈老师不仅是我就业路上的人生导师,也是我学习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是在陈老师的教导下,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今后我会一直记得陈老师对我的教导,像她帮助我那样去关爱我的学生。”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曾于厦园求学的学子

如今成为了老师

曾经的学生成为同事

这便是她眼中的“传承”

这便是厦园中的“丰收”

生死十分钟,紧急施救!来看这位土生土长“景润青年”的厦大故事

相关阅读:
11月3日福建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 打通省际“断头路” 长三角拿出了“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