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国发出“最高袭击风险”警告!

原标题:法国发出“最高袭击风险”警告!

“法国公民在世界各地都面临安全风险。”

“法国公民在世界各地都面临安全风险。”在尼斯圣母大教堂遭恐怖袭击一天后,法国外长勒德里昂30日发出“最高袭击风险”警告。尼斯事件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作“伊斯兰主义恐怖袭击”,距教师帕蒂遭极端分子“斩首”仅13天。马克龙29日誓言捍卫法国自由价值观“决不让步”,不少政界人士30日发出打击伊斯兰极端分子,甚至驱逐所有非法移民的强硬声音。美国沃克斯新闻网评论说,帕蒂被杀在法国重新点燃了一场关于如何对待言论自由和尊重宗教的激烈争论,尼斯恐袭则火上浇油。法国遭遇不幸,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同情和支持。包括伊斯兰国家在内的多国一致谴责恐袭。但这并不能平息马克龙拒绝禁止《查理周刊》刊登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在伊斯兰世界点燃的怒火。这两天,土耳其、德国和数个南亚国家的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马克龙的言行。

极右翼: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这是对(整个)法国的袭击。”英国《卫报》报道称,马克龙29日下午在视察尼斯时发出“阴郁但充满挑衅”的信息。他谴责这是“伊斯兰主义恐怖袭击”,呼吁全国团结,不要向分裂行为妥协。“我们之所以受到攻击,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对自由的热爱。今天,我再一次明确声明——我们决不让步。”

马克龙(资料图)

马克龙(资料图)

目前,法国已进入反恐最高戒备状态。马克龙29日宣布增兵方案,将反恐巡逻兵力从目前的3000人增至7000人,保护学校和宗教场所,特别是天主教堂,因为周日将迎来万圣节。

据法媒报道,教堂袭击者是21岁的突尼斯人布拉希姆·阿维沙维,10月从意大利非法进入法国。29日早晨,他带着一把17厘米的刀潜入尼斯圣母大教堂,在约30分钟内将一名正在祈祷的60岁妇女几近“斩首”,将一名55岁的教堂圣器管理人“割喉”。另有一名巴西女性重伤不治身亡。警方用“恐怖”形容现场景象。布拉希姆被警方连开14枪打成重伤,目前仍在医院抢救。

来源:环视频制作/何卓谦

“我们受够了。现在是彻底在法国消灭‘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时候了。”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29日称,袭击者在教堂高呼“真主伟大”,意图毋庸置疑。这是尼斯第三次遭到恐袭。BBC评论说,法国现在的恐怖主义威胁水平与2015至2016年期间一样高,那是《查理周刊》总部遭极端分子血洗,男子驾卡车冲撞尼斯观看烟花人群致86人死亡,以及84岁神父哈默尔被割喉的可怕日子。

恐袭发生后,法国舆论反应强烈,一些政界人士的言论相当强硬。“法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国民联盟主席玛丽娜·勒庞30日在BFM电视台称,必须驱逐所有非法移民,完全停止接收难民,对所有有激进恐怖主义倾向的人采取监视措施。

不仅极右政党领袖这么说,法国传统右翼政党共和党政要也发表类似言论。该党议员希奥蒂30日对法国CNEWS电视台说:“法国被视为软弱国家,”应建立美国关塔那摩那样的营地,专门关押伊斯兰恐怖分子。一向被认为对伊斯兰教态度宽容的左翼法兰西不屈服党的领袖梅朗雄也表示,恐怖分子杀死正在祈祷的天主教徒本身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是“难以容忍的行为”。

一些过去被认为过激的言论现在充斥媒体,法国民意也发生变化。BFM电视台30日报道称,一系列民调显示,法国人越来越支持当局采取各种强硬应对措施。而对《查理周刊》嘲讽先知穆罕默德的做法,也有更多法国人表示支持。法国教育部规定各学校万圣节假期开学后必须对教师帕蒂默哀,向学生讲解此事,并强调信仰、言论和出版自由原则。

“法国需要的不是煽动情绪”

29日晚,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马克龙因教师被杀指责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表现得像个原始人”。他说,“法国人历史上曾杀死数百万人,其中很多是穆斯林”,因此穆斯林“有权杀死数百万法国人”。《澳大利亚人报》称,此时尼斯仍处于遭受致命恐袭的震惊中,马哈蒂尔的言论激起巨大愤怒。30日,马哈蒂尔指责推特和脸书删除自己的帖子,解释他的意图是说穆斯林从来没有为不公正寻求报复。

马哈蒂尔图源:马来西亚《星报》

马哈蒂尔图源:马来西亚《星报》

欧盟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声援法国,承诺将全力反击“那些试图煽动和散布仇恨者”。美国、俄罗斯、沙特、伊朗、埃及等世界多国都对恐袭表示谴责。《卫报》称,伊斯兰国家的表态在自己的宗教和声称捍卫宗教的暴力行为之间划出清晰界限。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论说,尼斯大教堂恐袭发生之际,正值法国和伊斯兰世界关系陷入紧张。29日是土耳其国庆节,该国许多党派组织党员前往法国驻土大使馆外示威。《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现场人群情绪激动。当地人将马克龙的画像贴在清真寺入口的地面上,让来往人群踩踏。30日,数个南亚国家的成千上万抗议者走上街头,表达对马克龙的愤怒。孟加拉国的抗议者焚烧了他的画像。

法国发出“最高袭击风险”警告!

(数万孟加拉人在达卡抗议游行,示威者呼吁抵制法国产品、谴责马克龙对穆罕默德漫画的言论)

俄罗斯《观点报》称,据估计,法国有600万至1000万穆斯林,是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社区。他们不会同意马克龙的观点。“我能理解马克龙言论自由至上的理由,但为什么要在学校宣传这些丑陋漫画?”俄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家费多罗夫说,这只会诱使宗教狂热者采取极端措施。俄议员普什科夫提醒尼斯市长注意有关“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措辞。“这个词反映了法国人的怨恨和愤怒,将被一部分人接受,但会引起法国穆斯林不满,更不用说世界其他伊斯兰国家了。”

彭博社评论说,法国应对恐袭需要的是政治才能,而不是煽动情绪。帕蒂被杀后,《查理周刊》的漫画被投影到法国两个地方政府大楼的墙上,成为象征性的挑衅。马克龙在重申对言论自由承诺的同时,也应表达法国穆斯林公民的愤怒和焦虑。

这种分裂正是恐怖分子想要的

针对尼斯教堂恐袭,法国伊斯兰教联合会的代表发表声明哀悼遇难者,谴责恐怖主义。CNN评论称,法国的穆斯林绝大多数不支持伊斯兰极端主义,但经常面临不公平的刻板印象。“完全有可能既对袭击感到震惊,又认为《查理周刊》的行为是无礼的。”伦敦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研究员弗朗索瓦说,法国的问题在于,人们开始假装《查理周刊》的“冒犯权”是国家身份认同的晴雨表。而当官方似乎支持某一方时,事情就变得更加混乱。

在俄罗斯《消息报》看来,这场冲突标志着西方文化和宗教对抗的开始。德国《世界报》30日就发表评论称,伊斯兰世界的过度愤怒表明马克龙是对的,欧洲国家必须支持马克龙的政策。德国《时代周报》则建议,法国在必要时可以选择某个伊斯兰国家实施制裁。

俄新社援引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卢基扬诺夫的话说,袭击事件暴露了法国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法国政府关于言论自由的政策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将处于非常困难的局面中,未来伊斯兰极端分子还会发动袭击。CNN评论称,这个国家一边是法国人,另一边是穆斯林。这种分裂不仅不正确,而且正是恐怖分子想要的。

相关阅读:
与地铁公交无缝接驳 设有大型屋顶花园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大型购物中心开建 又是一夜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