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中国,有几千万个孩子需要减肥
还没长高先长胖,你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吗?
10月23日,六部门出台《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给孩子们“减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原因很简单:中国目前已经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报告,2014年全国0岁至7岁肥胖儿童群体约有476万人,肥胖率约为4.3%;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对应的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
按照WHO的标准,中国9个省份(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已由1991年的5.37%增长至2015年的16.23%,肥胖率由1991年的1.86%增长至2015年的10.75%。
日渐肥胖,是中国儿童青少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方案》规定,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基线(2002-2017年年均增幅)基础上下降70%,高流行地区要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超重和肥胖,夺走的不仅仅是匀称的身材,更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青春”。这就是为什么,给儿童青少年减肥,会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任务。
你可能不知道,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这些贴上“中年”标签的问题,现如今已提前几十年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显现了。
据此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发布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国12-18岁的孩子中有1.9%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是美国同龄人的4倍;中国共有170万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另有2770万人被认为处于糖尿病前期。
日前发表于《中国流行病学杂志》的一篇研究也显示,1991-2015年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呈增加趋势,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检出率接近正常体重者的2倍。
另有研究指出,随着肥胖类型从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到复合型肥胖的变化,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不常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常吃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和零食等各种不良饮食行为均可增加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和肥胖的危险。
比如,如果每天增加消费330-350 mL的含糖饮料,一年内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可以增加0.03kg/m²;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零食和饮料的高频消费对肥胖率的影响,还会更为显著。
可是现在,各种各样的零食饮料对儿童青少年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
2018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显示,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费率从90年代11.2%上升至近期的56.7%;而据《上海儿童零食消费习惯调查报告》,七成儿童几乎每天吃零食喝饮料。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零食饮料就算是成年人,消费100克也能摄入全天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而据专家建议,零食提供的总能量不能超过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
这一边管不住嘴,那一边迈不开腿,是很多儿童青少年的问题,但这也不能都怪孩子。
体育课总是被其他老师占用,放学后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业,沉重的课业负担把孩子们按在了书桌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2018)》显示,在四年级和八年级,分别有44.3%和60.8%的学校体育周课时数少于3节,未达到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本该属于体育课的时间被其他科目“借走了”。
在校外,孩子们也没把多少时间放在体育锻炼上。据《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中国儿童上学日校外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为23.5分钟,周末校外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为34.7分钟,明显低于做作业和使用电子产品等静态活动的时间。
不过,此类现象未来可能会有所减少了。
《方案》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云南省在10月28日举行的听证会上提出,将把初中学生体育美育考试分值大幅提高,体育分由50分直接提升到100分。
数据新闻编辑李媛
新媒体设计陈冬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