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上海,代表与选民之间有6248座这样的桥

原标题:在上海,代表与选民之间有6248座这样的桥

在上海,代表与选民之间有6248座这样的桥

“‘家、站、点'平台与法律援助工作室,如同我履职的‘双翼',帮助我更好地传递民声、为民代言、助民解忧。”10月27日,上海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推进会举行。市人大代表朱雪芹所说的“家、站、点”平台,即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代表联系点,如今已成为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

记者获悉,截至2020年10月15日,本市已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等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6248个,其中代表之家261个、代表联络站1029个、代表联系点4958个。

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主阵地

根据会上发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人大代表之家”是在乡镇、街道层面建立的,为本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履职活动提供服务保障的工作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是在选区、居民区、村、大型社区、楼宇、企业、园区、商场、学校等设立的,为本区域内的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和各类单位、组织提供服务保障的联系平台。

全市6000多个“家、站、点”,有共性亦有个性。记者了解到,各区人大普遍制定了建设“家、站、点”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从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建设要求和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使之建成闭会期间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开展履职活动的主阵地。

“周浦镇97名镇人大代表中,72%的代表来自于居村一线。”浦东新区周浦镇人大主席蔡赞石说,为使“家、站、点”能有效运行,一开始就从制度着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规范便于居村、社区操作。镇人大出台了相关意见,明确居、村(社区)的“家、站、点”应形成“3+n”的组织体系,“3”即1名负责人、1名人大代表、1名联络员,“n”即若干名志愿者,确保代表活动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进一步缩短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距离,金山工业区人大工委将代表之家迁出政府围墙,在园区企业和村、居设立了67个人大代表联系点。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社区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余飞麟说,每个“点”设置了群众意见箱,并配备点长1名、青年志愿者1名,协助“点”上有关代表接待人民群众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站、点”普遍做到了有场地、有标牌、有制度、有台帐、有资料,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代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群众、开展活动的工作机制。不少区还以微信公众号、代表微信群等形式搭建了区、街镇线上代表之家,确保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实现线下线上“全天候”。

不少站点开到居民、白领身边

为推进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多渠道,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记者注意到,不少“站、点”设在了代表单位或家中,开到了社区居民、企业白领身边。

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沈永兵说,五里桥街道原来代表之家设在汇暻广场四楼,由于在写字楼内,知晓率较低。今年经过调整,新的代表之家设在沿街面的局门路425号,毗邻八号桥创意园区,方便选民了解代表之家、走进代表之家。

徐汇区田林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陈浩说,大众交通公司设立了“代表之家”延伸点,将“代表之家”由体制内单位延伸到体制外的企业。长宁新泾镇人大为更好地联系白领选民,将代表之家延伸至临空经济园区,梳理整合代表资源,组成若干服务团队,带着项目进园区,为企业白领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代表与选民一起开会

代表与选民一起开会

新江湾街道的湾谷代表联络站开进了湾谷科技园区,这里共有200余家企业,园区企业人员可以随时约区人大代表面谈沟通。有企业员工反映出行难,每天上下班从园区到地铁站这段路总要兜一个大圈子,呼吁尽快打通园区至三号线淞发路地铁站的通道。这个问题因涉及跨区协调,难度不小,但是在联络站代表的反映和关心下,事情很快有了进展。这条人行通道去年12月打通,尝到了出行便利的白领感叹:“有事找代表,管用!”

还有不少站点探索向民宅、田头延伸触角,比如浦东周浦、大团镇把代表工作室建到了代表家中,把代表联络点设到自然村落。参与联络接待的代表也深有感触:“通过一线接触选民,我们开阔了眼界,听到更多一线声音,提交的建议更有质量,履职也更有底气了!”

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的解决

“家、站、点”建设不仅注重民意收集这一环节,同样也很注重民意的处理、反馈。

不少区在实践中形成了分层处理群众意见建议的工作机制。在闵行,市级层面的问题,由联系“家、站”所在地社区的市代表向市相关部门反映;区级层面的问题,代表通过建议办理系统“有问必答”板块提问,相关部门在一周内答复,遇到复杂问题,代表可以提交建议,重大疑难的建议还会以主任会议督办件、专工委督办件、代表组督办件的形式加以推动;街镇层面的问题,各镇人大、街道(工业区)人大工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工作实际的办理机制。比如华漕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商、听取情况、开展实地视察等方式,倒逼承办单位重视群众意见的办理;在浦江镇,代表找准问题症结后,市区镇三级代表展开民意“接力”,以市代表建议的形式向市相关部门提出,先后推动解决了浦星公路污水纳管建设和江月路泵站提升、加快浦业路建设、安装隔音屏解决申嘉湖高速噪音扰民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针对代表建议中反映的疑难问题,虹口区人大通过多次实地视察、与承办部门深入沟通、反复召开座谈会协调、认真研读相关法规和案例,并邀请市、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监督等方式,推动了吴淞路586弄口缺少非机动车上下坡道、松花江路2580号废品回收站噪音扰民、上农新村路面损坏等问题的解决。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兰田片区代表联络站建立不到一年间,代表们通过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而形成的代表建议13件,占当年度区人大33会议代表建议总数的16.5%。

一些居民称赞:“家、站、点”就像神经元细胞,灵敏地传递着这座城市的脉动和体温,推动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

相关阅读:
中部六省增速中山西排名第二 落马厅官自己喝茅台下属喝本地酒,中纪委机关报:特权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