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携手顶尖专家和研究机构,重庆企业打造“i劳动”教育

原标题:携手顶尖专家和研究机构,重庆企业打造“i劳动”教育

来源:重庆发布

10月23日,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课堂内外作为青少年教育服务领军企业受邀参展,首次发布课堂内外“i劳动”教育品牌,并现场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新华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嘉宾了解“i劳动”教育成果课堂内外供图

嘉宾了解“i劳动”教育成果课堂内外供图

“i劳动”教育品牌发布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共同承办,全面展示教育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是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专业性最强的品牌展会。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教育企业以及行业大咖齐聚在此。

展会上,课堂内外携“i劳动”劳动教育整体服务品牌、OC语文云平台、诵读帮APP、双高在线平台、智慧美育艺术素质测评服务云平台、智汇教育等教育产品亮相展会N4场馆,受到了观展嘉宾的广泛关注。

作为课堂内外重点推介的教育产品,“i劳动”教育品牌发布会现场热闹非凡。2020年是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一年,课堂内外联合双一流高校,尤其是涉农院校的顶级科研团队,包括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深度整合农业、高新科技领域劳动教育资源,创造性重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据“i劳动”教育品牌的主要负责人柯昱朱介绍,“i劳动”已形成了劳动教材、劳动实践教室、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劳动教育主题研学、劳动素养智慧评价系统、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六大产品体系;劳动教育竞赛、劳动教育峰会、劳动教育展示平台三大服务支撑系统。

展会现场课堂内外供图

展会现场课堂内外供图

多种课程有趣又有用

“小小蚕宫”丝路蚕桑劳动课程、“小小月宫”地外生存劳动课程、“稻米之国”水稻种植劳动课程、“航天育种”劳动课程,每项产品都涵盖了劳动教材、劳动实践包、学生教师手册、线上课程、劳动空间建设等资源包,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为观展嘉宾讨论咨询的重点项目。

“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都能好好地养一次蚕。”“小小蚕宫”劳动教育课程由国际最顶尖的蚕学专家夏庆友教授团队研发,结合传统养蚕和新兴饲料养殖技术,把蚕桑文化、养蚕过程、蚕茧蚕砂的应用及以蚕为代表的昆虫基因基因研究等作为课程内容,跨学科融合数学、科学、历史、艺术、语文等学习领域。

该课程通过在学校设立集中的养蚕空间,让学生参与养蚕劳动过程、了解蚕丝的文化与科学价值、体验蚕丝相关作品创作过程,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科学素养和审美鉴赏,也让孩子们通过蚕桑历史典故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延续文化基因。

“航天育种”劳动教育课程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面向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新型劳动形式,将大豆、棉花、黄瓜、青椒、番茄等作物的太空种子播种到中小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书记刘永柱表示,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提升育人实效性;吸引更多人从兴趣出发,对科学保持一颗好奇心,也让科学更好地走近大众。

重庆市梁平区蟠龙镇中心小学校长颜林表示,学校劳动教育注重规范化,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课堂内外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提供了新形态、新方式,有效促进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断深化。

公益多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美德,是素质,更是责任。

大陆渔船澎湖海域避风,台“海巡署”竟派舰用水炮驱离…… 陕西调整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