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阳黔灵山公园“人猴大战”
贵阳黔灵山公园内,一名游客拿着食物走在路上,几只猴子悄悄尾随,准备上前抢走食物。这一切都被猕猴劝导员王仁平看在眼里,他快步上前,猴子见状立马跳回树上。
“这些猴子知道我是管它们的”,王仁平从事野生猕猴管理工作近6年,主要负责劝导游客文明观猴和驱赶猴子,防止猕猴伤人事件的发生,但收效甚微。
“2019年,公园内共计发生猕猴伤人事件5811起。”黔灵山公园管理处杨处长告诉新京报记者,刚刚结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游客被猕猴咬伤。
伤人事件背后的问题或许更值得关注:黔灵山公园现有猕猴1200只左右,远超公园四五百只的承载能力。公园曾几次启动猕猴分流措施,但遭到爱猴人士的强烈阻挠,计划几度搁置。
目前,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黔灵山公园已经准备相关调研和分流方案,希望在确保猕猴不被伤害的前提下,将部分猕猴分流到其他公园、养殖场和实验室等地。
猕猴在吃苹果。受访者供图
猕猴数量已达1200只,去年伤人5811次
10月14日,一位阿姨走在黔灵山公园的盘山路上,不少猴子蹲在路边。她与猴群越走越近,突然一只猴子抱住了她的大腿。阿姨跟猴子摊开两只手表示手里没有吃的,但猴子还是抓住她的右手,一口咬在食指根部,在她手指上留下两排牙印,冒出血珠。
类似的猕猴伤人事件在黔灵山公园时常发生。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占地面积426万平方米,每日游客接待量约为3万-5万人次。黔灵山猕猴名气很大,被称为“灵猴”,深受当地人喜爱。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晓东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年初实地调查得出的最新统计数字,黔灵山公园内的野生猕猴数量在1200只左右。
“1966年以前,黔灵山公园的猕猴都是在笼子中生活的。”贵阳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员冉景丞介绍。1966年,贵州省防疫站的实验猕猴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来到黔灵山公园,当时的饲养员投喂了它们。后来公园笼子中的8只猕猴也跑了出来,与防疫站逃出来的猕猴合成群。其他流浪的猴子逐渐加入,猴群在黔灵山稳定下来。
1985年,这些猕猴被通过投食等方式进行人工驯养,由“野生”转化为“半野生”,形成种群达50余只。1986年,半野生猕猴正式与游人接触。
猕猴准备打人。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随着猕猴数量不断上涨,猕猴伤人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03-2010年间,公园登记的被猕猴抓伤咬伤的伤人事件累计已突破万起。2010年,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突破500只,开始临近公园所能容纳猴子的最多数量,而这一年猕猴伤人事件达到创纪录的1604起。
另据冉景丞提供的公园有记录的猕猴伤人事件,自2014年后每年伤人事件都在千起以上。
“2019年,公园内共计发生猕猴伤人事件5811起。”黔灵山公园管理处杨处长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1月至今,虽然因为疫情闭园过一段时间,但依然接到游客被猕猴咬伤的投诉2147起。刚刚结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游客被猕猴咬伤。
总体来看,2003年至2019年这16年间,猕猴伤人事件总数已超过两万起。
最受关注的伤人事件发生在2011年,一只猴子突然蹿出,抓伤了8个月大男婴的下体,致其右睾丸被扯掉并吞食,生殖能力被严重影响。公园因此赔付受害者近百万元。
此外,黔灵山猴子下山抢夺食物等扰民事件也时常发生。2018年夏季,因天气炎热且处于发情期的猕猴脾气暴躁,贵阳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两个月内出动近10次“捉拿”下山闹事的猕猴。
猕猴闯入居民楼。受访者供图
园方:兼顾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对于频频发生的猴子伤人事件,公园管理处的杨处长表示很无奈,“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也不能抓它。”公园要同时兼顾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杨处长介绍,公园已采取相关措施引导游客,包括:通过专家解读和媒体报道,正面引导游客文明观猴;组织志愿者和党员向游客发放宣传册,近年已发放20000册;用LED大屏播放宣传片;不定时与“爱猴人士”座谈,引导其不要投喂猕猴等。
此外,公园还在猕猴出没路段设立警示牌,并组建了一支由4名专职员工组成的“猕猴劝导队”,与十几名保安共同劝导游客、普及文明观猴的内容等。当发现猕猴可能有攻击人的行为时,他们会将猕猴驱离主游区。
王仁平是“猕猴劝导队”的一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劝导游客不要投喂、并驱赶主干道上的猕猴,阻止猕猴伤人事件的发生。“百来只猴子,有几千人围观。”王仁平称,有时候主干道会被猕猴和围观的游客堵住,影响公园秩序。
一开始,王仁平是用带红外线的手电筒驱赶猕猴。后来发现用空弹弓的效果更好,他会用假动作和弹弓皮筋崩弹的响声吓阻猕猴,但不发射弹丸。
“伤人并不是猴子的本意,希望游客能保持两米的安全距离。”王仁平表示,公园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关键还是需要游客自身注意。
猕猴频繁伤人,公园还组建了一个六七人的部门,主要负责处理猕猴抓咬伤和善后赔偿的问题。只要游客提供打狂犬疫苗的相关凭证,公园会按规定处理报销事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如被猴子抓伤,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如被猴子咬伤,则需要打破伤风和狂犬病毒疫苗。
猕猴伤人后的赔偿、被毁坏设施的购置、猕猴聚集地的生态修复等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给公园造成了沉重负担。
至于公园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杨处长坦言:“有一定的作用,但没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表示,目前公园内的猕猴数量太多了,伤人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变大了。
游客在喂猕猴。受访者供图
猕猴伤人事件为何频频发生?
“虽然黔灵山公园的猴子有野性,但很少主动攻击人。”杨处长介绍,猕猴伤人既有动物本身习性的原因,也有游客举止不当的原因。例如,在繁殖期,母猴带着幼崽活动,如果游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母猴会以为游客想伤害幼崽,进而发生伤人事件。
任晓东则认为猕猴伤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游客未建立与猕猴间正确的接触行为,直接将食物放在手上喂猕猴,猕猴靠近后,游客又因害怕将手缩回。这类行为会激怒猕猴,导致伤人事件发生。
二是猕猴被投喂习惯后形成了条件反射,而游客的投喂是不定时不定点的。当猕猴饿了并看到有人拿食物时,以为那是给它们的食物,会上前抱住游客并抢夺食物,没有经验的游客很容易被袭击。
有人质疑公园没有及时投喂猴子,才导致猴子去跟游客抢食进而造成伤害。杨处长表示,公园管理人员日常不会投喂猕猴,除非是极端天气或特殊时期。疫情期间,黔灵山公园封园,猕猴因缺乏食物跑到周边去骚扰居民。公园管理方不得不采取固定投食的方式来保证猕猴的生存,每天投入食物近500斤。
对此,冉景丞表示支持,公园的自然植被能够供养多少猴子,就让它存在多少猴子。从法律上、从公园管理办法上应该完全禁止人为投食。
冉景丞认为,即便公园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游客禁止投喂野生动物,但仍有人不听劝告,主要原因是细则中没有相关的处罚条款和措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投喂野生动物等行为的立法,让管理者有法可依,违法者也会有所顾忌。
“黔灵山的猴子是靠人们投食才能活下来,算是散养的猕猴。”冉景丞称,一般猕猴种群的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已经算比较高的了,由于没有天敌且食物充足,目前黔灵山猴子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12%,从二十多只繁衍到目前的1200只左右。
猕猴在喝饮料。受访者供图
应对:禁止投喂,将猴群分流
10月13日下午,一场关于如何管理野生猕猴的小型研讨会在黔灵山公园举行,公园管理方、贵州省林业局、贵州省野生动物保护站专家等多名人员出席。野生动物专家认为,黔灵山公园内的野生猕猴数量最好控制在400-500只,并禁止人工投喂。
“游客的投食行为,也可能造成交叉传染。”冉景丞称,有些游客将吃了一半的东西喂给猴子,甚至与猴子共同进食,有些猴子则爬到人的肩膀上、身上讨东西吃,这个过程可能会造成交叉传染。
除游客投食外,当地还有一个专门喂猴的团体——“黔灵山猕猴保护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怀庆的论文数据显示, 2016年黔灵山公园内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去喂猴子,其中固定的喂食人有83人,由猕猴保护委员会组织进行。
“这不是爱猴子,这是在害猴子。”任晓东称,长期投食会改变猕猴本来的习性,甚至会威胁它们的生命安全。有些人投喂可乐等高甜度的食物,导致一些猴子出现肥胖问题,不像正常猕猴那样身手矫健。“野生猕猴不能被当成宠物一样对待,应禁止人为投喂。”
“黔灵山的猕猴就是在人工投食的情况下,数量大幅度增加。”冉景丞表示,猴群对人工投食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后,会造成谱系紊乱,导致种群质量变差,不少猕猴患病和受伤。
此外,猕猴数量过多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任晓东介绍,目前园内已经出现生态系统不平衡的问题,如猕猴去掏鸟窝破坏鸟蛋、破坏地面植被、毁坏公园设施设备等。
“黔灵山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规划。”任晓东表示,猴群数量、猴群与人的距离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适度的分流,坚决停止人工投食。”冉景丞强调,应该按照环境容纳量,严格控制猕猴的种群数量。
有人在投喂猕猴。受访者供图
为控制猕猴数量暴增,降低伤人事件发生。早在2000年,公园管理方就曾使用软网和笼子擒获70多只猴子,将其送至合法饲养场。2009年和2013年,公园两次启动猕猴分流措施,却遭到当地爱猴人士的激烈反对,猕猴减量计划搁浅。
“这些爱猴人士的阻止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杨处长介绍,以前的阻力主要是猕猴保护协会等公益组织,现在还有网络直播猕猴的团体,他们以此盈利,比较抗拒公园的管理。新京报记者在某视频平台上搜索“黔灵山猕猴”发现,有十余位用户的视频内容是专门拍摄喂食猴子以及游客抱猴子的视频。
对于猕猴分流这一措施,当地市民也有不少看法。
“那些猴子一直都在这里生存,已经习惯了”,家住黔灵山附近的郭女士不赞成分流。常去黔灵山拍猕猴的路生(化名)则认为,人为分流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但要注意选择分流地点,否则对猕猴和当地生态环境都是一种伤害。
目前,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黔灵山公园已经准备相关调研和分流方案,并向市民征集对黔灵山猕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确保猕猴不被伤害的前提下,将部分猕猴分流到其他公园、养殖场和实验室等地。
“人与猴和平共处有个条件,猴子的数量得控制住。”杨处长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看待人与猕猴间的关系。
新京报见习记者吴采倩实习生张丛婧
编辑刘倩
校对贾宁柳宝庆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