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先行先试!东莞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做法

原标题:先行先试!东莞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做法

莞城在物业小区和公共机构实行自行垃圾分类投放模式。

莞城在物业小区和公共机构实行自行垃圾分类投放模式。

10月15日上午,在莞城街道旗峰公馆小区,居民陆续提着用胶袋装好的垃圾,放置在每栋居住楼一楼的分类垃圾桶里。每栋居住楼一楼设置了厨余垃圾桶暂存架,对每户的家用厨余垃圾小桶进行编号,待住户下班或回家时再将家用厨余小桶拿回家。

贴心的细节,反映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渐融入市民生活,将服务前置,拉近与市民的距离。旗峰公馆小区是莞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亦是东莞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深入落地的生动写照。当前,东莞在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莞城街道全区域铺开示范片区建设,各示范片区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覆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选取试点探索特色做法

“很方便,宣传效果到位,倡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措施贴心,实行上门分类收运,让大家更省心,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莞城兴塘社区,一位居民点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莞城街道在社区居民小组实行上门分类收运模式。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由社区保洁承包单位负责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并送到转运站分类处理。可回收物则由居民或社区保洁员收集后,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

莞城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期在调研基础上选取了1个社区、2个物业小区、10个公共机构,因地制宜,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投放‘三模式’,即上门分类收运模式、自行分类投放模式、厨余垃圾桶暂存投放模式,并明确了处置方式。”

莞城除了在社区居民小组实行上门分类收运模式之外,还在物业小区和公共机构实行自行分类投放模式。小区居民和公共机构人员根据实际选择分类投放方式,日产日清。

莞城辖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处理?该负责人表示,厨余垃圾由物业管理公司和公共机构统一收集后,交由东实集团运输至厨余垃圾处理厂发酵制肥;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公共机构收集后,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其他垃圾则由环卫保洁人员逐日收集,统一送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莞城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东城、万江、南城三个街道完成30%以上的社区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各镇的中心区和1个农村(社区)分别推进30%以上的区域建成分类处理系统。

作为全区域的示范片区之一,当前,松山湖集中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全力统筹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在居民小区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按每300户设置一个的标准配置垃圾箱房,箱房内按“四分法”的要求配置垃圾分类桶。松山湖在园区的物业小区、公共机构、商业街、学校、医院、市场、企业等7个不同的区域完成了共13个垃圾分类示范点的建设,力求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范围,实现全区域覆盖的目标。

与市民生活更好地互动融合

松山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做法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同,在9月初,市垃圾分类办组织全市城管系统前往参观借鉴松山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看来,从目前来看,松山湖已做好较为充足的准备,在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和收运体系上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松山湖园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初见成效。

目前,松山湖园区内共有38个物业小区,住户共5.8万余户。园区根据“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原则,已完成了20个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建设。

“重点开展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松山湖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光荣榜评比、配置引导员、升级改造收集站”等工作,推进进度较为理想。

进行科学的规划、人性化的管理,这是松山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一线,与市民生活更好地融合和互动的重要一环。该负责人表示,垃圾箱房的设置涉及“邻避”问题,选址方面需提前征求居民意见,达成共识后确定的选址有利于提高居民在后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垃圾箱房的卫生状况非常重要,良好的卫生环境有利于居民更好地配合做好垃圾分类。

又如,作为莞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之一,旗峰公馆小区的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从认知到实践,逐渐发生了转变,其中,做好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显得相当重要。

莞城城管部门在试点物业小区实行厨余垃圾桶暂存投放模式。在每栋居住楼一楼放置分类垃圾桶的同时,另外设置了厨余垃圾桶暂存架,对每户的家用厨余垃圾小桶进行了编号,住户根据实际需要,可在规定的时间段将家用厨余垃圾小桶放在暂存架上,由物业安排保洁人员进行统一收集,然后再放回暂存架,待住户下班或回家的时候再将家用厨余小桶拿回家。目前,试点分类正在逐步推进,并根据分类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分类方案,以形成成功的试点经验予以推广。

为全方位、全链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莞城在做实前段、夯实中端和末端上下足功夫,积极加大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当前共科学布点设置约120个生活垃圾投放点,定制61辆分类收集专用电动三轮车,在试点社区和小区完成19套垃圾分类投放亭安装,在46个居民小组及70个物业小区完成有害垃圾临时贮存点选点工作,设立2个园林废弃物处置点。

莞城还协调在试点小区安装可回收智能设备,落实辖区内公共机构、试点物业小区和社区餐厨垃圾收运,拟建设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改变传统收运模式,对物业住宅小区其他垃圾清运采用边收运边压缩,提高收运效率等,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供了坚实的设施保障基础。

积极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

今年以来,特别是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后,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省、市部署,以“三个全面铺开”的思路,在全市范围有序落地实施,并从8月份开始迎来年内第一轮的落地实施热潮。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实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法。按照“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必须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基本原则,结合城市管理工作既有优势,全市已经初步形成“镇收集、市处理、专业公司处置”的有害垃圾处理链,并形成“集中处置”和“就地处置”相结合的厨余垃圾处理链,并初步统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形象标识、运输车辆外观等,方便市民参与和监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7月下旬,东莞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五进”行动,同步成立“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

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华宏敏看来,东莞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架构整体谋划设计,把垃圾分类工作放在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谋划推进,对标国内先进水平,结合本地实际,争取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要提升全链条分类体系,突出全链条体系建设,对标一流、提高标准,再查问题、再找差距,不折不扣解难题,同时强化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着力构建环环相扣、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

“东莞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各个部门、行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同时积极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让垃圾分类从社区治理难点变成撬动基层治理的有力支点。”华宏敏说,希望东莞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打造鲜活的垃圾分类“东莞样本”。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何建文

相关阅读:
美军高调宣布“里根”号航母战斗群“重回南海” 台媒迅速跟进炒作 港北法院:多举措推进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