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位天津港爆炸牺牲消防员母亲的5年:终于走出,可以“直面悲痛”

原标题:一位天津港爆炸牺牲消防员母亲的5年:终于走出,可以“直面悲痛”

这一次走进消防队,张宜碧鼓足了勇气。

2015年8月,当消防员的儿子雷驰在天津港爆炸中因救援英勇牺牲,时年20岁。那之后,“消防”便成了她的一个敏感词,她害怕看到出勤的消防员、路上的消防车,听到消防警报也会骤然紧张。

她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有了“免疫力”,但在去年7月,她去遂宁市消防支队参加一场公益活动,现场情绪失控痛哭起来……

张宜碧将鞋垫送给消防员图据遂宁消防

张宜碧将鞋垫送给消防员图据遂宁消防

直到2020年9月29日上午,张宜碧终于走进遂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德水路特勤消防救援站,把自己亲手做的43双鞋垫送给消防员,并跟他们一一拥抱,“忍住了没哭”。

5年过来,她终于可以“直面”这场巨大的悲痛。

张宜碧告诉红星新闻,这得益于亲戚朋友的帮助,也得益于自己做公益的积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给予自己力量”。

鼓足勇气送鞋垫

一双鞋垫就是一番祈愿,张宜碧希望消防员每次出勤都平安归来。

她比对多家商店购买针线,找最称心的花色和图案,一针一线埋头去做。9月中旬,遂宁市消防支队宣传员苟盼邀请她加入正在筹建的消防志愿者协会,她才透露自己的“秘密行动”——耗时一年,已经做好43双鞋垫。

张宜碧做的43双鞋垫图据遂宁消防

张宜碧做的43双鞋垫图据遂宁消防

但如何把这些鞋垫送到消防员手中,她犹豫再三。她打算把鞋垫放在消防队门卫室就离开,或者让苟盼代为转赠……

儿子牺牲后,她害怕见到消防员,害怕走进消防队……她以为时间可以抹平伤痛,但直到去年7月随遂宁市青年义工协会到消防队参加活动,当看见一辆停放的泡沫消防车时,还是情绪失控,现场痛哭起来……她说,儿子当年就是开的这种消防车。

张宜碧跟消防员一一拥抱图据遂宁消防

张宜碧跟消防员一一拥抱图据遂宁消防

苟盼在这次活动中结识了张宜碧,并加为微信好友。今年9月中旬,遂宁市消防支队筹建消防志愿者协会,苟盼首先便想到了邀请张宜碧加入。苟盼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宜碧有些犹豫,但几次沟通后,她最终答应下来。

苟盼鼓励张宜碧参加简单的鞋垫赠送仪式,她最终也答应下来。20名消防员列队,敬礼,一一接过张宜碧手中的鞋垫,再一一跟她拥抱。苟盼告诉红星新闻,有10名新队员也领到了鞋垫,这应该是他们最深刻的入职“第一课”。

张宜碧努力控制情绪,离开时才流下眼泪图据遂宁消防

张宜碧努力控制情绪,离开时才流下眼泪图据遂宁消防

但在张宜碧看来,这场简单的仪式让她“鼓足了勇气”,她努力控制情绪,离开后眼泪才掉下来。她说,这次活动更像是自己走出阴霾,可以“直面”悲痛的仪式。

曾经走不出的阴霾

张宜碧生活很规律,以前她每天早上6点多出门,跑步、打太极,9点多回家。疫情后,她上午在家锻炼,跟着抖音上的教程跳舞、做瑜伽。吃了午饭,她便到自己经营的茶楼上班,一直呆到晚上。茶楼是2017年下半年开始经营的,当时只是为了找个事干。

张宜碧曾是一个特别开朗、乐观的人。妹妹张宜梅告诉红星新闻,儿子牺牲后,姐姐“眼睛都哭瞎了”,不得不去做了白内障手术,人常常处于恍惚状态,走在街上连红绿灯都看不到……张宜梅也居住在遂宁,这些年来,一直陪在姐姐身边。

失去独子,张宜碧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了阳光”。儿子牺牲的前两年,她没有工作,每天待在家里,深陷悲痛中走不出来。2017年3月,张宜碧和丈夫离了婚。她说,离婚没有觉得有多大打击,“那时候生活早已没有了意义”。

在张宜碧的记忆里,儿子永远都是那么懂事、孝顺、充满朝气。2011年,张宜碧在天津跟朋友经营川菜馆,她把还在上高中的儿子雷驰也带到身边。雷驰在天津读完大专后,就职于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牺牲时,雷驰刚刚20岁,工作还不满一年。

儿子牺牲后一个月,张宜碧手捧儿子的骨灰盒回到遂宁。她没有再去天津上班,她要留在遂宁,留在家里“陪”儿子。

雷驰被安葬在遂宁烈士陵园。最初两年,每个月的12日,张宜碧都要去儿子的墓前,陪儿子说说话,讲自己的近况,也讲儿子幼时经历过的趣事。亲人朋友担心她,每次都要陪着她去,也跟着一起难过。

亲戚提议开一间茶楼,让张宜碧找点事做,也能跟更多人打交道。弟弟从成都来遂宁为其装修店面,妹妹张宜梅也随时过来帮忙……

不会被忘却的祭奠

每到节假日,张宜碧依然去给儿子扫墓,带上鲜花和礼物。情人节也去,她看到跟儿子同年的侄女抱着小孩,叹息一声:“如果儿子没有牺牲,也应该结婚生子了。”张宜碧说自己要好好活着,陪着儿子,她害怕儿子孤独,被人忘记。

张宜碧时常在抖音和微博上表达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很多热心网友寄来鲜花礼物,她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曾跟他们有过交流,但每逢节假日,这些礼物都从远方而来,有些甚至来自国外。今年9月,她陆续收到了10多份礼物,她把礼物带到儿子墓前。一个印着儿子照片的抱枕,她担心被雨淋坏,又拿了回来。

今年7月20日,张宜碧在火车站接到一名甘肃来的女大学生。女孩是专程来为雷驰扫墓的,张宜碧陪着她,在雷驰的墓前,两个人默默流泪……女孩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她还不知道女孩叫什么名字。还有一名四川南充的热心人士,连续几年清明节都来遂宁祭奠雷驰,有时在墓前放鲜花,有时放消防玩偶。

张宜碧发现,每逢节假日都会在儿子的墓碑前看到各种鲜花和祭奠物。这样令人暖心的事还有很多,她为此非常感动。

在经营茶楼的过程中,一些客人也慕名而来。前些天一个客人订座,拨打电话时发现她用的是天津号码,到了茶楼询问前台工作人员,才得知她就是雷驰的母亲。那个客人在一个包间里找到张宜碧,专门跟她打招呼,向她“表示致敬”。

助人也给予自己力量

2017年6月,张宜碧曾去了一趟天津,参观儿子就读的学校。在学校里,张宜碧领回了儿子毕业后还没有来得及领的两张奖状,一张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校级文明学生”,另一张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区级三好学生”。

张宜碧

张宜碧

儿子的老师告诉她,雷驰是一个阳光、乐观的年轻人。她来到海边,朝着大海使劲地呼喊。她突然觉得,要跟儿子一样,“乐观、阳光地面对生活”。

2018年3月,张宜碧主动联系上遂宁市青年义工协会的会长唐小兵,希望加入协会成为一名义工。从此,张宜碧成为这个协会里最活跃的会员之一,她说很享受这个过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予自己力量”。

“这些年过来,她逐渐变得开朗,更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唐小兵告诉红星新闻,张宜碧目前已经是该协会副会长。除了参加义工协会,她还加入了当地的旗袍协会,时常参与义演,今年初又加入了遂宁应急救援突击队。

“是做公益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10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在张宜碧茶楼门口看到贴着的转让告示,她说茶楼转让出去后,可以把时间腾出来做更多公益。她已经答应了苟盼加入消防志愿者协会,可以做消防安全的宣传、排查、监督,苟盼还鼓励她在协会竞选一个职务。

张宜碧表示,最初开茶楼是为了“打发时间,每天可以多接触一些人”,但现在不想被茶楼“困住”。她要出去走一走,去一趟凉山,再去一趟天津,去祭奠牺牲的消防员。

张宜碧记得,雷驰牺牲后,曾收到凉山一名消防员写来的信。后来,木里3·30森林火灾后,她在牺牲消防员的名单中看到了这个名字。

张宜碧说,现在记忆力越来越不好,精力有限,她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做公益上。

红星新闻记者杨灵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科比,我们夺冠了!” 印度新增确诊病例逾6.6万例 累计确诊逾712万例